迎着困难前进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歌德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今年暑假,我就读了一本好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书中的主人公海伦.凯勒迎着困难前进、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
海伦.凯勒是一位又聋、又哑、又盲的不幸的女孩,一直生活在一个黑暗、无声的世界里。她依靠在手心里写字的方法来学习知识,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并学会了开口说话和唇语。她有一个梦想,就是上哈弗大学!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她不顾亲友的反对,坚决挺进正常人的学校——剑桥女子学校。由于看不见黑板上的几何图形,她只能坐在垫子上,通过用直的、重的电线摆弄几何图形来了解几何概念。因为上课时莎莉文老师要把学习内容不停地写在她的手上,她只能晚上回家后凭着印象记笔记……总之,海伦在学习的道路上遇到了重重困难,但她都一一克服了,最终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哈弗大学拉德克里夫学院。
海伦迎难而上、战胜自我的精神使我想起了少年英雄林浩。在汶川大地震中,林浩和几个同学被埋在了废墟下,大家都陷入了绝望中,而林浩同学却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不想坐着等死,带头唱起了《国歌》,唱了一遍又一遍,唱得口干舌燥、声音沙哑也不放弃,终于被营救人员发现脱离了危险。林浩的行为不正是海伦精神的体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