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我所理解的“熟能生巧作文

发布时间: 2020-02-23 10:38:27 作者: rapoo

我所理解的“熟能生巧”

我们都熟悉一个词叫做“熟能生巧”,但是另一个方面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同时又很遥远,因为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很少有谁真正做到了熟能生巧。这让我想起来课本上的那篇文章《卖油翁》,那位卖油的老人超凡的技艺和那谦虚的品质让我至今难忘。老人在展示完自己的倒油动作后说自己只是“但手熟尔”,换成现在的话也就是说正自己只是熟能生巧而已。回到我们的教学中,这些话给我很多的启示,让我感悟颇多。

为什么我的孩子成绩在不断地下降?

从教几年来,常常听到很多后进生的家长到学校这么说:孩子以前的学习如何如何的好,到了几年级成绩慢慢的出现了下滑,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事实上,我也看到很多学生随着年级的提升成绩在慢慢下滑的情况,竟然到了高年级就完全跟不上了。对于不同的学生,可能具体的原因是不一样的:有的是家庭原因;有的是受到不良社会习气的影响;有的是受到坏伙伴的影响;如此等等,问题学生的问题可以是五花八门的。可是,即便是除了这些学生,在广大农村绝大多数的孩子的成绩仍旧随着年级的提升在不断地下降。很多老师把这些归结为高年级学的知识太难的缘故。我看,不全是这样。

我曾经在二年级任教,在我刚刚接班的时候,进行了一次摸底考试。考的是乘法口诀的内容,考试的时间大约是半个小时。有的孩子的熟练程度很高,看到题目之后很快就可以写出相应的答案。有的孩子呢?看到一道题之后就要想半天,把那个数字的口诀背一下,由于时间的很充分,这些学生也都做完了。收上来试卷批改的结果是都很不错,最低分只有92分,也就是说错了四个。但是最早与最晚做完的时间却足足的相差20分钟,我在想这些孩子在知识刚刚起步的时候就相差这么多,更是无法想象被时间放大后的若干年之后的结果。想想那些做题很慢的孩子如此简单的知识就这样,到了高年级想来学习一定会很困难吧!我们很多的老师和家长都只是从结果来对学生进行评价,可是同样是九十多分的成绩,其真实的学习情况是何等的不同啊!这种不熟练是拉开学生水平的开始。

同时,随着年级的提升,知识的难度和广度也确实是变了。可是,我们孩子们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很多学生在抱怨,我一直很努力地学习可是为什么考试不好的总是我?但是请你认真观察,这样说的孩子其实并没有他们所说的那么努力学习。因为随着知识的难度加大,这些孩子仍旧以为只要像一二年级时候听懂,就可以取得好成绩。但是,事实是知识随着年级在成倍的增加,新的知识是建立在过去知识的基础之上的。没有良好的基础,加之一成不变的方法和态度,没有意识到学习的环境和内容都已经发生的变化,糟糕的结果看起来是在所难免的。

现在课堂改革学生们在课堂上的活动很多,踏踏实实的做题的很少。说起来每一个环节都是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可是就这么几十分钟加上这样的几道题目的练习,孩子们就真的掌握了吗?面对着这么热闹的课堂,孩子们到底沉淀下来了什么呢?我们的数学课堂还是需要这个熟能生巧的。

首先,熟能生巧不仅仅是量的改变,更是教师的教学智慧的体现。有人认为熟能生巧就是不断地做题,做题,是一种量的积累。其实不是这样的,如果我们不注意方法,学生不仅不会熟能生巧,反而会增加很多的厌学情绪。那次的数学测试之后,我并没有接着原来老师的课往下进行。而是停了下来,让学生开始速背口诀、倒背口诀、提问对答口诀的训练,这时候才发现有的孩子顺着会背,倒着不会背;有的孩子慢的时候会背,速度一快就出现了错误;有的学生口诀背的挺好,单个的拉出来半天反应不上来;这样的熟练程度怎么行?大约经过了几天的训练和小组的竞赛,再一次摸底考试的时候,平均成绩虽然比上次只进步了2分(上一次97分,这一次99分),但是最快和最慢的同学之间相差的时间缩短为三分钟。从结果的表面上看,两次好像没有多大的差别,但是学生们的基础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为我接下来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很好地铺垫。

其次,熟能生巧不仅体现在量的积累,更是一种质的飞跃。熟能生巧的关键就在这个巧字上,对于数学来说,没有大量的练习学生很难发现题目中存在的规律,而找打这种规律性恰恰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关键。年级的提升,知识的难度势必会增加。这时候做到熟能生巧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熟能生巧,知识才不再是学完之后在自己大脑中杂乱无章的堆砌,而是有规律可循的排列和组合。同时,随着学生熟练程度的进一步提升,对学生的逻辑思维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在这样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学习,显得更加的踏实稳固。

第三,熟能生巧是我们最好的教法和学法。教师教学不是照本宣科,而是要传道授业解惑,那么让学生学会,引导学生走上那个巧字的道路上就是我们教学的目标之一。同时,学生的学习也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上听懂,而是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找到相关知识间的规律,找到学习的方法。无论学生,到了什么时候,也无论是学习什么,这么做总是没有错的。也许,有时候更需要注意态度和方法罢了。

也许,有时候对于这些最真切的道理我们已经习惯于熟视无睹。正如杰克韦尔奇来华做演讲,讲完之后下面的中国经理人问他:你讲的我们都知道啊!韦尔奇这样回答:你们只是知道,我是做到了。熟能生巧,值得玩味!

后记:考试之后我想了很多,包括复习中的怪现象,包括复习中那些我们熟视无睹的稀松平常,我一直在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例如有的孩子为什么在学业上如此之早的就“病入膏肓”,为什么有的孩子一直在坚持成绩却不停的下降,为什么总是有黑马杀出来带给我们惊喜,凡此种种,都没有脱离这个熟能生巧,天下没有什么是偶然的,偶然背后都有一定的必然。把自己的思考写出来,希望大家多多指导!

读书人网 >五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