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我给小侄打电话,约好了今天去看他。好久没见他,还真得想他了。我小侄,今年只有六岁。长长地黑黑地睫毛下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乌溜溜的眼珠,好像会说话。
一看到我,非常高兴地喊到:“大姑,我在这儿呐!”每次来,都是他先藏起来,然后给你来个出其不意。“洗脸了没有?”“还没呢。”他在爷爷奶奶跟前长大的,很多生活习惯都是……
“大姑,你和我玩跳棋,好吗?”
“没问题,你喜欢哪个颜色的棋子呢?”
“我喜欢绿色,你就喜欢红色吧。”瞧瞧,我喜欢的颜色得由他说了算。
看他玩跳棋,也很动脑筋。知道,给自己的棋子搭桥。唯一的缺点就是,不看对方的棋子,就看自己的。而且,不会算步数,前两局,输了,还只是淡淡地一笑。当第三局又输了的时候,头不抬,眼不争地对我说:“为什么,不让我赢啊?呜呜……"
“我们是在玩棋,又不是比赛。输了,可以再来嘛。”
“你为什么不让我赢啊?”
“可是,你自己没有赢啊。为什么要让啊?”
看着他那小可怜样,该不该让他赢一局呢?
“看看,这当大姑的,怎么哄的孩子啊?竟然把孩子哄哭了。”孩子的奶奶边笑边说到。
突然,感觉我们的孩子,怎能这么脆弱呢?玩赢不玩输!这怎么行?
本来益智的游戏是一件好事,到他这儿,好像完全变了。
“这孩子的性格,得调教调教了。这怎么说哭就哭了呢?”孩子的爷爷假装说道。殊不知,这还不是跟您有关。每当孩子与爷爷玩象棋,总是故意输给他,博得孩子的开心,结果怎样?
孩子好胜固然是好事,但是“好胜”的对象首先应该是自己,要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其次还要敢于面对现实。无论是游戏还是比赛,就必然有胜负之分。胜了自然高兴,输了也应坦然面对。尽力找到失败的原因,争取下一次的机会。怎么能哭呢?
![]()
自评:看到小侄那可爱又可笑的样子,突然想到了生活中,大人们给孩子所创造的环境深深地影响着孩子。这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但从长远的角度来说,这的确是一件不小的大事啊!(201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