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望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更丰满。——臧克家
一个人可以无师自通,却不可无书自通。——闻一多
很喜欢这两条名言,爱上读书,不仅仅是孩子该做的事,也是我们为人父母必做的事。所以,网购了很多书,有关于家教的,有关于孩子成长的,有关于怎样引导孩子的。最近正在拜读的是教育专家孙云晓的著作《习惯决定孩子命运》,很是受益,所以和儿子一起共读。
关于该不该给孩子零花钱的问题,给多给少,曾经困扰过我。《习惯决定孩子命运》的第十讲“学会消费是孩子的必修课”让我受益匪浅。
一、光有金钱买不来现代的教育
是啊,有多少有钱人把孩子送到国外学习,目的是让他们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可是这其中又有多少人如愿以偿了呢?
孩子没有学会消费,不会理财,到了国外,花钱如流水的大有人在。这让很多发达国家的人,对我们这个发展中国家的孩子,确切地说,应该是对中国的教育,很是惊诧。
当我和儿子一起读书的时候,我问儿子:“儿子,知道老妈为什么控制你的零花钱了吧?”
“这个还用教啊?钱少就少花,钱多可以多花,不对吗?”儿子故意调侃道。
“可是要掌握这个花钱的度,可是大有学问的!”看着儿子不屑一顾的神情,我担心地说道。
“嘿嘿,老妈,瞧你的眼神,对你的儿子一点信心都没有啊?你不就是想说,要学会用最少的钱,办尽可能多的事吗?归根结底,就是不让我乱花钱,要会花钱。怎么说来着,对了,就是花钱要花到刀刃上。该花的一定要花,比如说买好书,买学习用具,给灾区的人们捐款等;不该花的就尽量不花,比如说买垃圾食品,买碳酸饮料,请同学吃小食品等。这些我都懂,就是……就是……我的自控能力还有待提高……”
是啊,大道理谁都懂,关键是怎样做。有钱不能买来孩子的能力,也不能买来孩子的幸福。就像孙教授所说“现代教育确实需要金钱,但是光有金钱,堆不出一个现代的教育。”
让孩子学会消费,是我们做家长的不可小视的问题。
二、商场里的较量
不知道家长朋友们在孩子小的时候,有没有害怕带孩子逛街的心情。因为有的孩子看到什么要什么,而且总是人越多,他越是来劲。为了避免这样的尴尬,我总是在出门前,对儿子千叮咛万嘱咐。还好,儿子小时候总算是没有给我出难题。
直到现在,他想要什么,都要事先和我商量,征得我的同意之后,再去买。可喜的是,儿子还学会了砍价。不过省下来的钱,他是不会上缴的,悄悄地设立了自己的小金库,说是以备不测。比如我不能如时回来,他可以自己支配,准备午饭。想想也是很好的办法,也就默认了。
现在再和儿子聊他儿时逛街的情景,他还这样认为:“老妈,你真是抠门啊,那么多好东西,我只能是看看,却不能拥有。”
“亲爱的儿子啊,这世上的好东西太多太多了,谁也不可能完全拥有啊!你不知道,看到了你渴望拥有的东西却没有盲目购买,不经意间你学会了抵制外界的那种诱惑,学会了自我约束,老妈认为值啊!”
所以说,应该给孩子零花钱,让他学会自由支配、合理支配。
三、让孩子设计10元钱的午餐
儿子小的时候,零花钱很好控制,因为他很知足。现在六年级了,有时候觉得我控制的过于严格了,开始不满足了。我曾经一次性给过他一个月的零花钱,而且是面值大一些的。发现儿子舍不得化整为零,大面值的从来不花,10元以下的还可以自己支配。花完了,再向我索要,也不去花那张面值大的。
这么说来,他的零花钱还得我帮他算计着。看到孙教授的这本书,很受启发。
10元钱的合理消费,学问还真不少呢!儿子曾经用10元钱为自己设计过午餐,结果根本就没有吃饱。可是书中的小女孩用6元钱为全家设计了一个荤素搭配、营养合理的午餐。这差距该有多大啊!
“儿子,你是怎么消费给你的那10元钱的?”我突然问儿子。
“买了一瓶‘脉动’,花了4元钱;买了两袋干吃面,花了2元钱;买了一袋‘呀!土豆’花了3.5元钱;剩下的0.5元买了一袋糖果。”儿子记得还挺清楚的。可是听来这些哪样也没有主食啊?怎么能解决温饱呢?
看来,家庭消费也得让孩子慢慢参与进来,让他学着当家,试着承担,想着家人。同时,就像孙教授所述,让孩子学会了统筹考虑,对孩子的消费能力的提高有非常的好处!
总而言之,让孩子学会消费,是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都应该重视这个问题,让孩子慢慢学会适度消费、合理消费。
自评:最近工作忙了些,很久没有更新了,但是读书是不能停止的。为了与儿子一同参加第八届书香班级活动,必须用心敲下每段文字。将来儿子长大了,看到这些文字一定会感觉自己很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