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借物喻人作文

发布时间: 2020-03-03 10:39:37 作者: rapoo

借物喻人

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一种品格。这也是 作文中用来表现、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的一种写作方法。

第二单元第8课《落花生》,全文讲述“我们”全家欢度收获节,边品尝新花生, 边谈论花生的好处;告诉人们,做人要做务实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文章在谈论花生的好处时,有这样几段话: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了。”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这几段话就运用了借物喻人(借用花生的特点来比喻怎样做人)的 方法: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目的是为了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我”从父亲的话中体会到“人要 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个认识得到了父亲的肯定。这就像画龙点晴一样,很自然地表达出了文章的中心 思想。

再如:

梅花赞

西风的篱菊,我赞美莲花的傲视污泥,可我更赞美梅花的傲雪怒放

在百花凋谢之时,唯有梅花生机勃勃。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凛冽的寒风中。数九隆冬,地冻天寒,那傲雪而放的梅花,开得那么鲜丽。股股清香,沁人心脾。

那花白里透红,花瓣润滑透明,像琥铂或碧玉雕成,有点冰清玉洁的雅致。有的艳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还有的绿如碧玉。梅花开或有早有迟,在同一颗梅树上,可以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含羞待放,粉红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放,就有几只小蜜蜂钻了进去,贪婪的吮吸着花粉;有的盛开许久,粉红柔嫩的花瓣若人喜爱;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梅花,如今花瓣以凋谢。风吹花落,你不用担心花瓣会摔破,梅花不是娇贵的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气雪压,它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古人有句话说的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吹拂它的不是轻柔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寒风;滋润它的不是清凉甘甜的雨水,而是寒气逼人的冰雪;照耀它的不是灿烂的阳光,而是严寒里的一缕残阳。只有具有挑战的生活,才是美好的生活。它是寒意中傲人的芳香,面对如絮飘舞的白雪,她笑得更灿烂了。它从不与百花争夺明媚的春天,也从不炫耀自己的美丽,它有着一副傲骨,也从不骄傲自大。每当寒冬的清晨,一股别具神韵、清逸幽雅的清香就从窗外飘来。

它不仅是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今诗人画家赞美它,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为世人所重。梅花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立志奋发的激励。

梅花的色,艳丽而不妖。梅花的香,清幽而淡雅。梅花的姿,苍古而清秀。

难道,这不正是我们的建筑工人么?他们无论严寒酷暑,无论刮风下雨,无论天寒地冻,他们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的工作着。

我要学习梅花,我要做一个像梅花一样的人。

这是一篇写景物的文章,先写景物的样子、特点,再联系具有梅花特点与精神的人。

由此可见,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正确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 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可以大大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下面是我的下水文:

蜡烛

蜡烛是个非常普通的物品,随便在哪个小卖铺都能买到,价格低廉,我很少注意到。(蜡烛本身的一些特点:普通)

蜡烛是一个圆柱体,有的短粗,有的细小,头上还有一条细细的辫子,连一件外衣都没有,样子是那样的丑陋,平时不怎么用,总是被人们随手一扔。(样子不起眼)

一天,我正家里写作业,忽然电灯灭了,啊,不好,停电了,家里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我一下子慌了,我还有作业没做完呢,怎么办?爸爸说:“用手电筒吧。我去给你拿。”妈妈说:“手电筒可能快没电了。用蜡烛吧。”爸爸把手电筒拿了过来,妈妈说:“蜡烛在哪呀?我记不清把它放在那里了?”妈妈到处找着,几分钟后,妈妈喊道:“啊,终于找到了。原来在窗台的墙角呀!”只见妈妈拿来半截黑乎乎的蜡烛,上面布满灰尘,擦干净点燃,火苗忽闪了几下,终于着起来了,火光虽然微弱,但毕竟给家里带来的光明,整个屋子被温暖的光所照耀,我趴在灯下继续写起作业来。

写完了作业,我凝视着这小小的蜡烛,现在的它更短了,一滴滴的蜡烛油顺着烛身淌到了桌子上,我想:可能烧疼了它吧,它忍着多大的痛苦发出了光亮呀!可能却这样默默无闻的燃烧着,燃烧着,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我不由得想起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一件事引出蜡烛的作用和品质)

来电了,我赶紧吹灭了蜡烛,把它放起来,我不由得想起具有蜡烛精神的人——辛勤的园丁们,老师每天认真的备课、讲课、改作业,不厌其烦的教同学们学会做人做事,日复一日的处理着同学们之间发生的鸡毛蒜皮的事,每天从天明忙到天黑,嘴皮子磨破了,嗓子累哑了,黑发变成白发了……他们把青春的大好时光全用在了教育学生上,无私的、毫无保留的、竭尽全力地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下一代,唯恐学生学的少,想让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祖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这不正是“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精神吗?

我还想起了建筑工人,炎热的夏天,他们后背湿透,晶莹的汗珠不停地从头上滚落;寒冷的冬天,他们虽然戴着厚厚的手套,却依然无法掩饰住他们那一双双被冻得长着冻疮的手。

还有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打扫卫生的城市美容师——清洁工,但我们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走在干净的大街上的时候,却不见他们的身影……(借物喻人)

我也要像蜡烛一样,为社会默默付出,无私奉献。(表达自己的情感)

小草

有人喜欢高直挺拔的青松,有人喜欢清香淡雅的兰花,还有人喜欢鲜艳傲骨的梅花,我却喜欢那平平凡凡的小草。(比较引出课题)

(按一年四季的顺序写出草的特点和精神)

寒冷的冬天还没走远,小草就迎着料峭的春寒,悄悄地探出头来,告诉人们:春天就要来了!在他的带领下,小花开了,小树绿了,万物复苏,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而此时的小草,更绿了,更美了,向绿色的地毯,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

炎炎的夏日,太阳像火炉一样炙烤着大地,花儿被晒得垂下了头,树儿也有气无力的搭拉着脑袋,唯有小草,在默默的抗争着;暴风雨来了,花儿被打落一地,树儿也枝折花落,唯有小草,直起腰,高昂着头,好像在说:“暴风雨,尽管来吧,我不会向你屈服的!”风雨过后,他们更绿了,更旺盛了。

瑟瑟的秋风,凛冽的寒风,小草脱去了绿衣,变得枯黄了,甚至有人一把火把他烧掉了,人们都以为,这次,小草一定死了。可它的根却顽强的伸入大地,积蓄着力量,等待下一个春天的到来。正如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就是对小草顽强生命力的赞美。

啊,小草,你用你的顽强,装点着大地,山间、小路、平原、沙漠、墙角……到处都有的你身影,你不用浇水施肥,只要一把泥土和一束阳光就够了,不管人们用脚踩、用火烧还是动物用嘴啃,你都无怨无悔,你用自己的顽强和美丽为大地增添着勃勃生机。我不由得想起了千千万万个向小草一样的普通劳动者,像甘受清贫的清洁工、拾荒者……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仅仅一帆风顺,也可能经历着各种坎坷和磨难,但他们就像小草一样,默默地与命运抗争着,活出自己的一份精彩。

我愿做一颗平凡的小草。(喻人

读书人网 >四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