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老师也能教出“勤”学生(二)作
发布时间: 2020-03-12 10:36:58 作者: rapoo
“懒”老师也能教出“勤”学生(二)
刘美霞
上完课回到办公室,总能听到老师们在抱怨:学生不知怎么了,动也不动。课上,他们不愿意思考,不爱动笔,不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课下,他们更懒得整理,回顾反思。就像巢中的小鸟,张着嘴,只等待现成的美味。因此,教学中,不免出现这样一派景象,学生们齐刷刷,抬着头,瞪着眼,望着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老师,手也不动,脑也不转,一堂课下来,老师自以为讲得精妙绝伦,无可挑剔,而学生学到的,却少之又少。
针对这样的教学现象,我的想法是,懒老师未必不能教出勤学生。
总可以看到我们的许多老师,一天到晚,趴在桌上,急着准备上课要讲的课程,对课上要讲得题目,更是面面俱到,仔细地研究每一处知识点,这诚然是老师敬业的表现,但这所带来的,可能是课上讲的全面却缺乏重点,细致却缺乏学生的参与。老师对问题思考得非常深入,但学生却未必深入,老师对一些细节的反思,学生很可能理解不到,当老师用自己既定的思维来教学,那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便少了许多。
我认为,老师大可不必对每次讲解的问题课前都做仔细的解答,留一些题目,上课时跟学生一同解答。由于学生跟老师做得都是同样的、还没做过的题,所以学生会很积极地思考各种解决办法,对做题方法提出各种建议。同时,老师也不要对课堂上一些题目的卡壳过于担心,题目做不下去了,这时老师和学生便可以齐动脑,互交流,在互动中提高,这比单纯老师的讲解要有效得多。
以前,我在订正一些作业时,总是自己提前做好答案,以便在集体订正时做到胸有成竹。可实践证明,学生没有几个有耐心听老师的标准答案;于是我也尝试和学生在课上针对一些问题一起动脑、一起交流,学生的积极性反倒提高了。
这样,老师还可留出一定时间,来做一些能让自己身心愉快的事。毕竟,在日复一日的教学中,老师难免会感觉生活缺乏激情与动力,留出一部分自己的时间,调整心情,对于今后的工作也大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