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句子变味道,让效果更奇妙 刚才吃早饭时,侄女说:“姑,你咋说让我干啥我就干啥,在家妈妈让我干我就不干?”“那是因为你在这里是客人,有点儿拘束。”我不以为然地说。 “不是,是我感觉你说话好听。” “我说话好听?我是唱着说的呀?”我笑着说。 “不是,是我听着你说话舒服,感觉不一样。”我还没听懂。她又接着说,“刚才你让我扫地,你说‘小玉,把地扫一下吧,咱们要开饭了。’我就赶快扫了起来。如果是我妈说,她肯定说‘小玉,快点扫一下地,要吃饭了。’我非得磨蹭一会儿不可。” 呵呵,听到这里算是明白了,原来是语气的问题呀,每想到,不经意的一句话让孩子感觉是截然相反。我们就在饭桌上讨论起了有关说话语气的问题。我说:“那你喜欢什么样的语气呀?”“商量的,有点看起我的意思,在家,妈妈老是命令式的,总是说‘小玉,去把碗端过来’,‘小玉,去把垃圾清理了,’……好像我就是个仆人一样,让我感觉很不舒服,干得也不情愿。” “呵,小小年纪,你还挺有……”“自尊”两字刚闪现我马上闭上了嘴,不该把它冒出来。 “挺有什么啊?”她追问。 “挺有……挺有想法。” “那我也会体验呀,感觉商量的口气和命令的口气味道就是不一样。我做事时的心情也不一样。” “就是,知道了这些以后对人说话时也要让人爱听呀。” 我又说了一句话“你学习好啊”换了不同的语气: 一般的陈述语气:你学习好啊。 赞叹的语气:你学习好啊! 疑问的语气:你学习好啊?让她体会想听哪句。 她不加思索地说:“当然是赞叹的语气啦。疑问的语气我听了还会生气呢!” “为什么生气呀?” “好像不相信我会学习好似的。” “看,这就是不同的语气会给句子带去不同的味道。效果当然也就不一样了。”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最直接的工具,语气就是这个工具的佐料。我们要掌握好、运用好工具,并调制成人们喜欢的味道,不经意间就会产生奇妙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