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点点集 & 2013.10.21 一字一片断作文

发布时间: 2020-03-20 10:37:54 作者: rapoo

2013年10月21日(星期二) 晴

课堂上进行练习,有这样一道题目:

孩子在比较时不认识“朱”的“”字,纷纷举手,问我怎么读。我也拿不准,就对孩子们说:“这个字我也拿不准,可能是读huan。”

“啊,老师也不认识呀?”

“是啊,那怎么办呢?”我问。

“那就说‘朱蛋’算了,反正只要排列正确就行。”有孩子说。于是,很多孩子就跟着读“朱蛋”。

“那可不行,你这样读容易引起误会,人家还以为是‘猪蛋’呢,猪是不下蛋的。”

“猪是胎生动物,不是卵生。”

看孩子们跑题了,我急忙说:“好了,我们回到刚才的问题上来,这个字不认识怎么办?”

“查字典!”异口同声回答。这时有几个孩子已经拿出了字典,在认真的查着。

在确定这个字读“huan”的时候,又有一个孩子说:“我知道了,是甄的。”前段时间大人孩子都看《甄传》,也难怪孩子脱口而出了。

“不是”,马上有孩子纠正说:“甄是个人,是女字旁,朱是只鸟,是鸟字旁。”

“对。”有孩子附和。

我突然间想问问孩子们:“我们为了这个字用了约3分钟的时间,你有什么想法?”

孩子们纷纷表达自己的心声:“我觉得不管在什么课上,遇到问题就要及时解决。”

“平时可以在认字的时候把形近的字放在一起比较着进行记忆,这样能够很好的记住。”

“我们要像老师一样,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可不能不会装会,那样只能越学越差。”

“就是嘛,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即使是在数学课上,也不能放过每一个不认识的字,处处皆学问吗!”

我笑了,表扬每一个孩子的严谨,也表扬孩子们的善于表达。接下来孩子们又开始了新的练习。

课堂就要这样,遇到问题时就不能因为它不关大局而轻易放过,对待问题的态度会为孩子进一步的学习发展奠定基础。孩子就是这样,他们在一节课、一个片段,甚至一个小小的举动中就会有很多的想法,我们应该让孩子表达出来,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分享孩子收获的快乐,这样的课堂才会有引力。老师就该这样,知之为知之,我们的不会会引发孩子进一步的思考,把学习的主动权给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发现,理解孩子的理解,我们才能与孩子之间心心相通,融洽相处!

一字一片断,为善思、善学的孩子喝彩!

读书人网 >一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