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教育宝典之六:特殊教育法作文

发布时间: 2020-03-23 10:38:27 作者: rapoo

教育宝典之六:特殊教育法

——学习蒙台梭利教育法

玛利亚、蒙台梭利是意大利著名的科学家,也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她在各地建立蒙台利梭“儿童之家”,致力于“为孩子提供发展机会环境”的教育方法,为人类精神的复兴及人性的发展,奉献了她所有的智慧和生命。读完蒙台利梭的书,给我最深印象的还是她的教育思想和她为孩子的发展提供的有准备的环境。

教育宝典之六:特殊教育法作文

蒙台利梭的教育思想。

蒙台利梭将儿童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来研究,她的教育论著不仅是一些教育知识,更重要的是带来了态度上的启示和方法上的引导,使教育幼儿成为真正的可能。她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是人性的表现,也是人性的特征,只有人类才具有这种能够“开创生命、发扬生命”的特性。

2、孩子喜欢“工作”甚于游戏。

3、“独立”是儿童成长的主要目的,也是成长的必要条件——孩子们渴望摆脱大人的摆布和干涉,而自己发展他的生命,成为一个未来的强人。

4、孩子能够自由选择所能、所喜的事物来探索,才会有兴趣学习,也才能产生学习意愿。因为儿童们所选择的,一定代表着他们内在有某种特别的需要和兴趣。

5、幼儿的成长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在生命的开始就已经存在。在这伟大的规律中,幼儿个体为了成长,会不断地显露出“内在需要”来,驱使着幼儿主动地去接触环境,以满足成长的目的。

6、“适应环境”是幼儿一切智能成长的原因。

7、儿童在智力的发展上,有各种官能的“敏感期”出现,在特定的敏感显露期内,官能如果能够得到“及时的”满足,就会快速地发展。当然这种敏感显露时间的长短和出现的迟早,是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的,也无法使之提前或延迟,因此也就成为幼儿教育所重视的“个别差异”理论的根据之一。

8、说话和阅读都是自发性行为,有其一定的发展规律,而且孩子书写行为的发展其实早于阅读。

9、奖惩对幼儿的学习不能产生“诱因”,不但无效,而且有害。

所有这些思想归结为一点,那就是蒙台利梭认为的,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追求孩子的行为和思想趋向正常,使教育成为全面性的秩序化。这种思想也构成了她的教学基础,并由此产生了蒙台利梭教学法。

教育宝典之六:特殊教育法作文

给孩子的发展提供有准备的环境。

什么是“有准备的环境”?蒙台利梭认为,儿童的内在潜能是在环境的刺激、帮助下发展起来的,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现代人们的生活环境极其复杂,许多地方对幼儿并不适宜,一个孩子出生后要适应这样的世界,取得经验,就需要成人的帮助。为此,必须在成人和儿童的世界之间建立一座“桥梁”,所谓的“有准备的环境”就是要起这样一种桥梁作用,其目的是使成人的世界适合儿童的发展。

对于三岁以前的儿童,蒙台利梭认为最好的环境就是父母本身,困为只有与父母相处,仿其言行,才能成长而适应世界。对于三岁以后的儿童,蒙台利梭则主张为其提供一个能激发其活动动机的预备环境,她结合自己创办“儿童之家”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来了“有准备的环境”的标准和要求:

必须是有规律、有秩序的生活环境。

能提供美观、实用、对幼儿有吸引力的生活设备和用具。

能丰富儿童的生活印象。

能为幼儿提供感官训练的教材或教具,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可让儿童独立地活动,自然地表现,并意识到自己的力量。

能引导儿童形成一定的行为规范。

总之,她所谓的“有准备的环境”就是一个符合儿童需要的真实环境,是一个供给儿童身心发展所需之活动、练习的环境,是一个充满自由、爱、营养、快乐与便利的环境。

教育宝典之六:特殊教育法作文

除了这两种给我深的印象内容外,她还向教育孩子们的老师提出来了要求。好的老师就具在成功的启发技巧。如何启发孩子,是一件很复杂的工作,经验的累积与专业性的训练都是不可缺少的。但假若您还没有掌握其中的诀窍,那就心里只摆一个谱:以孩子为中心,让她去动手动脑。好的老师还应该具备耐心和爱心,教师要用爱心去关注孩子,用耐心去等待孩子的成长,才能谈得上引导孩子的发展,所以有爱心、耐心、高度教育修养的教师,才能使孩子的智力与体能得到有秩序、有层次的发展。

教育宝典之六:特殊教育法作文

蒙台利梭的教育思想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她的“有准备的环境”让我们思考,好和教师必备素质让我们深思,读这位女教育家的书,确实会让你在读中想,在想中悟,在悟中省,在省中思,在思考中收获。让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孩子打造“有准备的环境”;时刻把爱心和耐心洒向学生,做一个优秀的教师!

教育宝典之六:特殊教育法作文教育宝典之六:特殊教育法作文教育宝典之六:特殊教育法作文
读书人网 >四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