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 智慧 魅力
——听石伏平主任讲座有感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是对孩子人格成长的关注,是对学生一生发展的思考和帮助,班主任工作更应该以人为本,正确理解学生成长的规律。 ——石伏平
做学生的贵人,而不是仇人。石老师说:“教师要有积极的心态,要站得高,看得远。”积极心态对学生的影响必然也是积极的、阳光的。每天,微笑着走进教室和孩子们共同度过一个美好的早晨,该是多么美妙的事情,这是一种生活状态。回想我们的学生时代,真的已经遗忘老师曾经教过的化学方程式,微积分或者说高深莫测竞赛题,但是老师的为人,处理事情的方法至今记忆犹新,并引导或者说警示着我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由此可见,教师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比眼前的成绩更重要。一个班主任更应该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了解孩子们的内心动态,及时引领者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习需要情感的介入。至始至终,石老师一直在强调着“情感介入”。说没有情感介入的学习,是无动于衷的学习,是无效的学习。就是呀,咱们做家长的和做老师的,为孩子的作业没写完或者卷纸没有订正错误,特长班没有按时上课都焦躁不安,久而久之,就给学生形成了一种错觉:学习是大人的事情,我们是为大人而学的。着眼点都错误,哪里见成效去?我接手过一个父母离异的孩子,人高马大的他是上天入地,不知道珍惜自己奶奶的辛勤付出。作业不做,打架骂人是常事。有一次,我无意之中发现他没吃早饭,于是就把自己做好的饭菜端给他,他边吃边哭,我就严肃地告诉他:“我只给你一顿饭你就这样感动,你奶奶天天伺候你,你还那样对待他,应该吗?”羞愧难当的他从此变了,期末考试成绩都得了85分以上。后来,我又专门组织孩子们观看感恩父母的视频,期间很多孩子都泪流满面,深受触动。我想这就是情感介入让孩子们发生了改变。没有情感比没有知识更可怕,石老师的讲座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
批评要以信任为基础。批评时一定要针对事情本身,不要针对人。一定要记住:永远不要批评“人”。掷地有声的忠告令我汗颜。教师在处理学生的事件中,有意无意的就会“攻击”到人身。在这一点上,我对自己的女儿教育就更为苛刻了。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与其劈头盖脸的指责,不如告诉他应该怎么做。学会批评,炼好内功,做好自己,让学生信服。
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