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的延伸
——校讯通
由刚开始对校讯通的不太了解,到现在每天开机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校讯通网页,真正感觉它成了我和孩子们学习的第二课堂。
以培养孩子们知识整理的能力为例。
数学课本不像语文课本那样,每节课都有一个清晰的题目,为了学有目标,每节课我们也把课题写到课本上,如:大数的写法,求大数的近似数等等,第二步,一点点教给孩子怎样整理,如:先整理知识点,这部分知识点涉及到的主要概念部分,如实在写不出来,也可以和第三块举例子合并来说明,第四块是易错点或者是关键点。
我认为我讲得很清楚,可实际上,当孩子们第一次办的整理复习报交到我手里的时候,我真是“大开眼界”,有的把它办成了美术画,满满的一张上,只有几个字,也有的在课堂上说得很好,可整理的时候只是写了几个标题,勉强过关的没几个。看来我是高估了孩子们。怎么办?
这时,我想到了孩子们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模仿的过程,之后才是自我整理的过程,最后才是一个创造性发展的过程。
所以,我在课堂上和孩子们一起梳理一个单元,之后在校讯通上先展示我整理出的知识点,相关的概念以及易错点,供孩子们参考。我所列出的内容和孩子们整理的是不同的,我提供的只是一个素材,而孩子们自己整理的大多是表格的形式,(虽然其他形式很多,但是还是先掌握一种方法,当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再拓展其他的形式。)并且例子自己举,易错点结合自己的《基础训练》或自己认为容易错的整理出来。当孩子们整理有了一定方法和扶手之后,再整理的效果明显提高。
于是每一单元,我都坚持分析教材的特点,或本单元的重难点,或是教学反思,再结合知识点的整理,展示给学生一个比较全面的一个单元的知识。例如: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小数的初步认识知识整理、大数知多少等等。而这些都是依靠着校讯通这个平台进行着传播,孩子们在这个平台上开展着后续的学习,相信过不了多久,博客上将展示的是孩子们自己整理的知识点。
其实上面只是列举的学习整理复习的一块内容的教学,另外我还针对孩子们容易错的题和学习有困难的地方,撰写相关的小文章,如《化复杂为简单,时间计算并不难》、《有关解决问题的教学学思考》等等,也为了孩子们学习的起到指导作用。
每当我在校讯通上发表一篇文章,我班的孩子们几乎都去浏览,他们也在自己的博客里书写着学习的收获!感谢校讯通为我们提供了我和孩子们交流学习的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