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男初长成
写在前面的话:儿子今年16岁,经历了他人生中第一次重要的考验——中招考试。成绩很好,满分650分,他考了619分。从录取分数线上看,可以被他理想的学校——郑州一中录取。作为母亲,没有比这个消息更令人感到激动的了,立即遍告众位亲友。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姨妈姑姑叔叔都来表示祝贺,单位的同事也打电话询问祝贺。欣喜之余,不禁想用笔记录下儿子成长的足迹,作为礼物送给儿子。
结婚一年以后,我迫切地想要一个孩子,一个属猴子的男孩。想要男孩,并不是因为重男轻女,而是因为我们家里是姊妹三人,没有男孩,我很想知道一个男孩子是如何成长起来的。属猴嘛,很简单,因为我自己属猴,就想要一个跟自己一个属相的孩子,多有意思呀!
常常看着《父母必读》封面上的那个可爱的宝宝遐想,我的宝宝应该就是这个样子吧。
怀孕四个月,有了第一次胎动,那么轻微的一下,转瞬之间就消失了,我内心一阵欣喜,继而又怀疑这是不是那传说中的胎动,。接下来的日子,儿子越来越让我感受到他的存在,我甚至能看到肚皮鼓起那么高高的一块,我猜想,那一定是他的小脚丫,他也许正在云中漫步吧。我用手慢慢地抚摸着他,他的小脚丫就乖乖蜷了回去,肚皮又恢复了原形,我们就这样交流着。我坚持认为,我的肚子里有一个男孩在生长。
儿子迫不及待地出生了,整整提前了16天。本来他的预产期是9月10日教师节这天,同时那一天又是八月十五,多好的日子啊,为什么要提前呢?仔细想想也不奇怪,因为他出生这天的日期跟我的生日是相同的三个数字,不过颠倒一下而已。跟妈妈亲啊!
儿子出生的第二天,传来了他三姨的好消息,三姨经过一年的辛勤工作,于这天顺利转正定级。一年以后,他二姨欣喜地告诉我们,儿子出生也给她带来了好运,她在这天认识了她生命中的另一半。我想,这大概就是缘分吧。
刚刚出生的儿子好像是星外来客,完全不适应地球人的生活。他睡觉昼夜颠倒,白天有人来看他,他表现得不知有多么乖,常常受到叔叔“模范婴儿”的夸奖。到了夜里,就开始欢腾起来,啼哭、吃奶、撒尿,再啼哭、再吃奶、再撒尿。如此循环往复,一夜就折腾过去了。儿子饭量大,我的奶水总是捉襟见肘,心中充满愧意,于是自觉地大吃大喝,两个月下来,我和儿子都变成了肥白可爱的圆球。儿子的棉裤晒在外面,老人们不相信这是两个月的孩子穿的,因为太长了,按照以往孩子的生长规律,这应该是半岁的孩子穿的。这没有什么奇怪的,从出生到两个月,他平均一天长一两肉呢!
儿子特别爱笑。有一天晚上,我睡梦中被惊醒,觉得床垫在抖动。一看,原来是儿子笑得咯咯的,把床垫都震得颤动起来。不知道他做了什么样的美梦,抑或是像老人说的,有神仙在逗他玩?翻阅了育儿的书籍,原来是孩子的神经出生时发育得还不够完善,现在正在生长呢。哦,原来孩子虽然是哭着生下来,却是在笑声中长大呀!
儿子一天天长大了,半岁以后,我开始教他跟别人告别时摆手再见。他似乎学会了,似乎又没学会。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他真的知道什么叫“再见”了。这天我们在楼下遇见了我妈妈的一位同事,这位阿姨对我儿子的热情不亚于亲姥姥,又是抱,又是亲,又是逗。儿子对这位陌生的“姥姥”有些抗拒,又没有办法摆脱,突然向她摆手再见,做的姿势别提多标准了。这位阿姨大声赞叹:哎呀,才八个月的孩子已经会跟人再见了!
回想起来,儿子八个月的时候会的东西还真不少呢。会用吸管喝酸奶,认识镜子中的自己。五个月的时候,被妈妈抱着,会给妈妈掀门帘。三个月知道自己小名叫丞丞 。两个月时,会躺在床上踢腾着腿自得其乐。只要有人靠近他,他马上停止踢腾,转而张大嘴巴,做好笑的姿势,随时等着别人逗他乐。
儿子说话虽然不早,但是一开始就说整句的话,而且俏皮话越来越多。他背上痒,让我给他挠挠,我怕伤了他的皮肤,就隔着衬衣抓。他就说:“不是衣服外面痒,是衣服里面痒。”姥姥给他买了一个跳跳球,上面带着一个牌牌。他问我:“你们学校的跳跳球带不带牌儿?”我说不带。他立即说:“那你们的是假冒产品。”我听了很可乐,这孩子从哪儿学的新名词?就反问他,那你的呢?他骄傲地说:“我的是真冒产品!”
儿子虽然生长快,却不够结实,经常生病。生了病,自然要打针吃药。别的孩子害怕护士扎静脉针,常常又哭又闹,得几个人才摁得住,常常是好不容易扎上了,孩子一下子就给拔下来了。儿子两岁两个月时,第一次打吊针。为了消除他的恐惧心理,我详细地给他解释为什么要打针,不是因为他不听话,淘气,而是因为他生了病,需要治疗。还指给他看那一滴一滴的液体,那就是一个一个勇敢的士兵,他们去你的体内杀死那些病菌。听了我的讲解,儿子果然很懂事,虽然看着针头扎进去,也哀哀的哭,就是一动不动,聪明的他知道,如果动了,扎不上,还要再挨一针。打吊针的时候,他比你还操心呢,坚持不睡,看着针打完了才休息。打针的时候,我们就讲故事。以至于后来他爸爸因发烧打针的时候,儿子就带着自己的图书去陪护,要给爸爸讲故事。
因为生病影响了上幼儿园,儿子在拼音测试中得了69分。他问我:“妈妈,多不多。”意思是这分数高吗?我立即回答:“多。”因为我明白,现在重要的不是分数,而是他对学习的兴趣。听了我的话,他很高兴,马上就跟小朋友玩去了。
儿子从小就流露出对机械的喜爱,这可能是得他爸爸的遗传吧。几个月时,最爱做的是让姥姥抱着看人家香油作坊打小磨油,一看就是半天。其专注,其耐心让作坊的老板啧啧称赞,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孩子。会走路以后,天天右手拿个小锤,左手捏个曲别针(别的针怕扎了他),逮着凳子就砸,往凳子缝里钉曲别针,一边嘴里还念念有词:“丞丞修修坏,丞丞修修坏。”
他六岁的时候,我发现他有一定的数学才能。我们一起聊天时,他说他有两元钱,弹珠人两角五分一个,可以买八个。我很吃惊,要知道这是算除法,而且是两位数除法。对于一个还没上学的孩子,他怎么会做除法呢?我问他怎么算的,他说,五角钱可以买两个,一元钱就能买四个,两元钱不就是买八个嘛!原来如此。
儿子终于上学了!虽然跟我在同一个学校,虽然当时老师的子女放了学都到家长办公室去写作业,但是他从来不去。他总是自己带着家门钥匙,自己开门。并且他的钥匙不是像其他孩子那样挂在脖子上的,是拴在腰里的,他说这样比较安全。当他踮着脚尖努力去开家门的时候,那情景相当有趣。他回到家里,自己写作业,写完作业就看课外书,玩玩具。我觉得,儿子长大了!
他上学很用心,很努力,凡是老师要求带的东西他都一一带好,从来没有发生过该上课了急急忙忙跑来让我帮他找胶水,找线团的事情。老师布置让大家搜集树叶,做树叶贴画。他说奶奶家的院子里树叶品种最多,星期天去奶奶家捡了各式各样的树叶,做了一大本树叶贴画,受到老师的大力表扬。他把用完保鲜膜的纸筒收集起来,两个套在一起,做成了最简单的望远镜。
到了星期天,我想让他多睡一会,没想到他比平时起得更早,原来要抓紧时间在他卧室的地台上玩玩具。他的玩具中,数量最多的是枪和汽车。也难怪,男孩子嘛!后来,他又迷上了四驱赛车,天天跟我说的都是凤尾呀,电机呀,电池呀等等。他爸爸说,“你想想,光奥迪我就给你买了三辆。”说这话时刚好走过一家洗车店,店员们还没生意做,都在门口晒太阳,想来都听见了,有人伸了伸舌头。他们可能把它当成真的奥迪了。
五年级时,儿子跟我一起来到了省实验小学,他在外分上学,我在总校教书。班主任刘老师夸他上学不用家长接送,都是自己走路来,他很骄傲。后来,他发现穿着直排轮上学不仅速度快,而且又帅又酷,就跟我提出穿直排轮上学的要求,并且说,刘老师允许的。我经过考虑,觉得从我家到学校的这一段路车并不多,没有什么危险,就同意了。令我惊讶的是,他穿着直排轮不仅能在路上滑,还能穿着它上下楼梯。一个小小少年,就这样英姿勃发,气宇轩昂地站在了我的面前。
转眼之间,儿子上了中学。中学远没有小学轻松,这让儿子很不适应。尤其是刚开学的两周,又是军训,又是宣讲校规校训,在校时间也比小学时长的多。对于生性敏感的儿子来说,压力着实有些大。曾经有几天,他上学时难过地说,现在连跟爸爸妈妈说话的时间都没有。我知道,儿子遇见难题了。其实这也很正常,中学和小学是人生的两个不同阶段,要求是不一样的,关键是怎样帮助孩子读过这个难关。要让孩子认识到上中学跟小学不同,尽管要求高了,但是你也长大了呀,你是完全可以适应的。我们让孩子把心中的不快都倾诉出来,我们除了表示深深的赞同之外,还教给孩子排解的方法。后来决定,不再在外面吃午饭,(他们学校没有餐厅,吃饭都是打游击。)早晨我给儿子做好午饭再去上班(中午我因为工作原因不能回家),儿子中午回来拿微波炉热热吃。这样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吃午饭,饭菜也很可口,对于尽早适应中学学习,会有很大帮助的。
实验二中的老师真有办法,他们爱孩子,发自内心的关注着孩子的成长,让儿子慢慢地喜欢上了这个学校。从小体弱多病的儿子中招体育测试竟然得了46分(满分50分),怪不得儿子总说:还没有毕业,我已经开始想念陈老师了(陈志宇老师是他的体育老师)。儿子在中学的学习始终是走上坡路的。教数学又兼班主任的于宏伟老师,不仅教给了儿子缜密的数学思维,还教给了儿子做人的道理。儿子在他的班上更加懂事。有一次,我在丞丞姥姥家拖地,一不小心,手被拖把上的一个钉子划破了,原来这个钉子是为了方便挂拖把钉的。儿子二话没说,马上拿了起钉锤,将那个害人的钉子起去,又在拖把上绑上了布带,用来挂拖把。他三姨看到了,逢人便说,我外甥真孝顺。还把这件事说给她的同事听,她的同事竟不相信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会这么用心。我知道,这也是与老师的教育分不开的。王霞老师是他的英语教师,这次儿子英语能考118分的好成绩,她功不可没。儿子说,上了那么多英语辅导班我不知道英语是怎么回事,是王老师使我明白了英语是干什么的。教语文的蒋倩老师在辅导儿子写作方面没少下功夫。记得初二的时候,儿子的作文还不行,让我这个教语文的小学老师很是挠头。这次中招考试,他的语文成绩是110分,那天下了考场,就得意地跟我说起他写的作文,我知道,这是蒋老师的功劳。教他物理的徐老师,教他化学的王老师,教他政治的樊老师,教他历史的马老师,都在关注着他的成长,他们默默地做着这一切,却从来没有要求过回报。当我和儿子或者当面,或者打电话向他们报喜的时候,他们骄傲,他们欣喜,他们的激动表露无遗。是的,他们应该激动,应该高兴,儿子是我的骄傲,也是他们的骄傲。
写在后面的话:儿子,你长大了!你三四岁的时候,读李白的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让爸爸讲给你听。爸爸就说,比如说,你长大了,上了大学,一个人在外地,想不想爸爸妈妈呀!谁知,你的嘴巴撇了撇,一下子大哭起来,“我不上大学,我不离开爸爸妈妈!”现在,这个故事我们还常常当笑话讲起。儿子,你长大了!你的羽翼渐丰,你终将离开父母开始自己的人生,即将到来的高中住校就是这种生活的开始。不要担心,不要畏惧。会有很多像爸爸妈妈,小学中学老师那样的好人去关心你的。放开手脚,迎接挑战。你现在头脑聪明,反应灵活,身高一米七九,体重近70公斤,已经是一个壮硕的男子汉了,没有什么困难能吓倒你。懂得感恩,珍惜生命。从你出生到十六岁,多少人在爱着你,在宠着你,是这一双双手把你举起来的,没有他们,你没有如今的高度。儿子,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青春年华,就是对爱你的人的最大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