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赞歌 心灵的荡涤
——教学《燕子专列》后记
《燕子专列》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有一年春天,瑞士政府及其人民,倾情救助途径瑞士、濒临死亡的燕子的感人至深的故事。这篇文章表现了人类对动物的博大的爱心,一种浓浓的关爱之情贯穿于整篇课文。为了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所贯穿的爱心这一主旨,体会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我是这样做的:
第一,理解课题,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首先,用歌曲《小燕子》创设教学情境,引出课题;再用“文字+图画”来呈现板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抓住“专列”来理解课题(专:专门;列:列车,一列火车;火车分为:货车与客车,这里把燕子当“人”来对待了。一列专门运送燕子的漂亮舒服的空调列车);最后,质疑课题(这列火车为什么要运送燕子?它要把燕子运到什么地方?燕子怎么了?……)。
第二,梳理文章脉络,了解文章叙述特点。这篇文章,采用了独特的倒叙的顺序。首先,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并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交流后,再次提出问题: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学生默读课文后回答问题,并相机板书:送行。然后,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平时自己到车站为谁送行过?课文中的人们为燕子送行,说明了什么?(相机板书:爱燕子,把燕子当亲人、朋友。)最后,再让学生带着“人们为什么要用专列运送燕子?”这一问题来默读课文,并且,一边读一边画出表示原因的四字词语。顺利地过渡到下文的学习。
学生默读后,同桌相互交流,而后班上交流,并相机板书:原因——遭遇麻烦:气温骤降、风雪不止,长途跋涉、非常疲劳,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原因找出后,再次回到课文,请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都有谁来救助燕子?他们是怎样救助燕子的?学生自读后,学习小组内交流阅读感悟后,班上交流,并相机板书:经过——政府呼吁、居民救助。
接下来,指名一个学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前两句话,老师接读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其余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这两个自然段有什么关系?交流后点出:首尾呼应。
这时,对照板书,让学生明白:这篇课文是先写事情的结果,接下来再写原因,最后写事情的经过,这种写法就是倒叙,以及首尾呼应的特点。
第三,抓关键词句,细读课文,品味爱心。首先,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这两个问题。其次,班上总结,相机指导朗读:
一、理解学习伙伴的泡泡“能够做出这一决定真了不起”,1、“这一决定”指什么?(燕子专列、政府呼吁)相机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重点体会“漂亮舒适、站满了、送行”这三个关键词语,感受它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把燕子作为朋友,十分重视燕子。2、您对“学习伙伴的泡泡‘能够做出这一决定真了不起’”是怎样理解的?①决定派专列;②政府呼吁。引导学生去感受政府政府对燕子的重视,作出这一决定的难能可贵。相机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突出燕子遇到麻烦的“四字词语”。
二、抓住关键词语理解体会居民们对燕子的关爱之情。1、“普通的居民们是怎样做的?”①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关的语句。②、理解“纷纷、冒着、顶着、踏着、四处”这几个关键词语,进一步体会虽然气候环境十分得恶劣,但是人们救助燕子的热心和热情是多么的高涨,他们急燕子所急,想燕子所想。相机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2、小贝蒂又是怎样做的?①自读相关的内容,画出关键词语。②指名朗读,说说为什么“通红、僵硬、但、一点也不”要重读,进一步体会小贝蒂为了拯救受伤的燕子而忘我的精神境界。③想象小贝蒂救助燕子的相关画面。④小练笔:写几句最想对贝蒂说的话。⑤班上交流“我对贝蒂说:……”(学生写给贝蒂的话,大多是这三种:有的是对贝蒂行为的赞赏,有的是从贝蒂身上得到的启示,还有的是替燕子谢谢贝蒂等)。
第四,总结升华课文主旨,拓展延伸。首先,老师总结:课文中的瑞士政府及其瑞士人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也应该像他们一样,爱护动物,与动物做朋友,与动物和谐相处。其次,学生写一条保护动物的宣传语。最后,布置学生做一期“动物——人类的朋友”手抄报,进一步培植学生的环保情怀。
总之,由于本课的学习重在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理把握,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通过对重点语句的理解,体会到了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从而增强了学生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并得到了心灵的荡涤。
《燕子专列》,爱的赞歌,心灵的荡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