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写法,写片段
《桂林山水》是鲁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万水千山”的第二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篇写景佳作,也是小学语文教材经过多次改版依然保留的课文。课文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特别是第二、第三自然段用形同的段落结构形式描绘了漓江水和桂林山独具特色的美。
第二自然段写漓江的水。作者并不先直接写漓江的水,而是从波澜壮阔的大海和水平如镜的西湖娓娓道来,后用一个“却”字转折,说明这些美景虽美,但都无法与漓江水相媲美,显示出漓江之水的迷人。接着运用排比句式,比喻等修辞方法,准确而鲜明地渲染了漓江水的三大特点:静,清,绿。用“感觉不到流动”突现“静”;用“能看见江底的沙石”体现“清”;用“一块无瑕的翡翠”形容绿,而后以自己坐在木船上的感觉,再现漓江之水的风姿。第三自然段以同样的手法写桂林的山,先以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来衬托桂林的山是那么别具一格。随之写其奇、秀、险的特点。其中运用了十分贴切的比喻和恰当的形容,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教学本文时,除了重点朗读感悟桂林山水的独特之美,我还把重点放在了感悟作者的写法,并仿写排比句上。下面是几个孩子仿写的,感觉不错,拿出来晒一晒。
青龙峡的山真高啊,高得直插云霄,几乎看不到顶;青龙峡的山真绿啊,绿得像绿色的屏障,色彩明丽;青龙峡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游人一不小心,就会跌入万丈深渊。(张钦硕)
王屋山真陡啊,一个个台阶随小溪流水而形成,左一块右一块,游人一不小心就可能摔下去;王屋山真美啊,山坡上野花遍布,从远处看,好像铺了一层浅黄色的地毯;王屋山真高啊,从上往下看,山顶直插云霄。(张宁倩)
我看见过奔流不息的黄河,观赏过风号浪吼的大潮,却从没看见过昆明湖这样的水。昆明湖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美丽的芳草地;昆明湖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倒映在湖面的建筑;昆明湖的水真静啊,静得只能看见游船滑过时的痕迹。来到昆明湖,像是走进了一幅美妙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王锦波)
绿色公园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湖底的鹅卵石;绿色公园的水真静啊,静得仿佛那是一面镜子;绿色公园的水真蓝啊,绿得好像是蓝蓝的天空。玩耍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波,才让你感觉到它在流动。(郭骐玮)
我家门前的大树真高啊,像高耸的电视塔直插云端;我家门前的大树真茂盛啊,像一把大伞为我们遮挡风雨;我家门前的大树真粗啊,玩捉迷藏的时候,我的身影被遮得严严实实的。(李宇航)
我玩过变化多端的万花筒,看过多姿多彩的转转眼镜,却从没看见过这样形态万千的云。天上的云真奇啊,一会儿像奶牛,一会儿像大象,奇云罗列,形态万千;天上的云真白啊,像洁白的雪花,像天使的翅膀;天上的云真软啊,像柔柔的棉花铺在蓝天。(谢一鸣)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淙淙流淌的小溪,却从没看见过珠江这样的水。珠江真长啊,长得让你一眼望不到边;珠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的江底的水草;珠江的水真美啊,仿佛那就是天上银河的尽头。岸上的灯光映在水中,就像无数小星星在向你眨眼睛。(陈烁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