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日志】
今天上午,两个孩子没上学
今天是国庆中秋八天长假后开学到第一天,上午有两个孩子的家长给孩子请假没来上学,一个共同的原因是孩子没有完成作业。琳琳(化名)不来是要挟妈妈如果不给他的背诵作业签字,他就不上学。可是他确实没有完成背诵任务,妈妈坚持原则就坚决不签,于是孩子就真的没有到校上学。露露(化名)是昨天晚上妈妈发现他的作业没有完成,一个晚上又补不完,于是妈妈一生气就让他在家反思,不让他来上学。
您一定怀疑我们布置了特别多的作业,孩子才完不成吧?那就把我们的作业给大家晾晾,大家看看再说。
语文作业:
一、巩固背诵《诵读自助餐》(我校的校本教研小册子)上必背现代诗前8首(都是短小优美的小诗)。(之所以是“巩固背诵”,是因为暑假里曾经布置背诵过。)
二、两篇日记。
1. 观看祖国60华诞庆典仪式,写一篇日记。
2. 《走,我们秋游去》。八天的长假,我们可以尽情走进秋天的大自然(田野、果园、公园等),去领略秋天的神奇秀丽,还可以实地搞一些有趣的体验活动,如:摘果子、刨花生、刨红薯,掰玉米等等,然后把自己看到的景色和自己的体验写下来。
数学作业:两张试卷。
今天到校后同学交作业情况是:日记全交;背诵表一名同学没有带,但抽查时背得挺好,班内抽查背诵除个别同学背得比较生疏需要提醒,绝大多数同学背得都不错;数学作业三名同学上午没有带,下午都带来了。
从交作业的情况看,这些作业对他们来说应该不算太多。但他们具体怎么认为呢?下午我在班内进行了一次调查,针对这次的作业给出了三个答案:多,适度,少,然后每人一张纸条,自己认为哪个答案合适,就写上哪个答案。参加调查的67名同学,选择“适度”的62人,占92.5%;选择“多”的5人,占7.5%,没有选择“少”的。在收调查条的时候,我看到有两个同学选择了“多”,于是放学后我偷偷地问了问他们选择“作业多”的原因。一个孩子说他一天背了8首诗,觉得特别多。我问他分开背诵,一天背一首觉得多不多,他说不多;我又问他其他几天干什么了,他说主要是玩。另一个孩子说前四天串亲戚了,后四天才开始写作业。问他是在亲戚家住了四天,还是每天回家,他说每天回家;问他为什么回家后不写作业,他说回家就睡觉;我告诉他串亲戚的时候也可以抽空完成背诵作业呀,他说他妈妈不让。
因为采取的是无记名调查,所以不知道其他3名同学是怎么看的。但从上面两名同学的回答,可以初步感受到,对他们来说,作业多是因为没有合理安排时间。
但是无论怎么说,今天有两名同学因为作业没完成没有上学是确实存在的。想必大家能猜到,这一定是平时习惯不怎么好的同学。对,是这样。这两名同学平时作业总存在应付现象,而且作业的质量不能保证,无论是校内作业,还是家庭作业,错误都较多。但是,事情已经出来了,再指责孩子什么都为时已晚,还是先从我们身上找找原因吧。思来想去,觉得主要还是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作业缺乏层次性,仍然采取了一刀切的方式。
尽管我们都知道,孩子千差万别,我们应该对不同的孩子选择分层布置作业,但具体到实际工作中,选择分层布置作业并不容易。就说上面的作业吧,背诵的8首诗中,能让有的同学选择其中的几首吗?那剩下的几首,他们什么时候背?因为这是必备诗篇,期末学校还要抽查,计入班级成绩。两篇日记选择一篇吗?第一个题目想借此让孩子感悟祖国的繁荣昌盛,日益强大,第二个题目想让孩子感悟秋天的美丽。如果只是看看也未尝不可,但总以为不写写,随时留下点习作的素材,以后如果用到这些题材岂不是无话可谈?也许还是我们的顾虑太多,总是随着考试的指挥棒在转。但现在的期末考试,确实是全市统一一张试卷,平时该学会的学不会,到那时一个同学的成绩可能就牵扯到一个班级的成绩,这班级的成绩可是老师一学期的成绩。还是都不要再说了,分层布置作业还是必须要进行,毕竟老师的成绩没有孩子的健康成长重要。就算为了我的这两个孩子吧。今天晚上就开始布置了两个作业供选择,一是抄写一篇作文,二是复习第三单元。
即使老师采取了分层布置作业,也不能排除个别孩子不能按时完成,因为有的家长看作业少,常常给孩子增加额外的负担,这也是孩子不能很好地完成家庭作业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为孩子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后,还有写不完的“家长作业”,于是干脆就写的时候故意磨蹭,耗时间,等到该睡觉了,写完作业就行。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作业拖沓的坏习惯,随着年级的升高,作业量会逐渐增加,本来不多的作业,孩子也不能按时完成了。所以,孩子能不能及时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家长的适时适度的引导也至关重要。第一,一定在孩子刚上学就引导孩子养成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的好习惯。这时候,孩子才刚刚开始学习生活,良好的习惯容易养成,而且一旦养成这一好习惯,孩子自己轻松,家长也不用多费事了。第二,不给孩子添加额外负担。只要孩子能认真地、保质保量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孩子的学习就不用担心。剩余的时间干什么?让孩子看电视吗?当然不是。剩余的时间要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把孩子从小培养成一个读书人,也就是培养一个有教养的人,一个博学的人,而不是培养一个只会考试的人。
孩子的学习习惯怎么样,固然有孩子自身的因素,但我们老师和家长的态度才应该是最重要的吧!一定会记住今天这个日子——国庆中秋长假后的第一天——10月9日,提醒自己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
( 这是由两名同学因为作业没上学引发的一点思考,不当之处,还请各位提出更好的意见和建议。这里先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