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没有捷径,教育是一项老老实实的工程。
今天发生的事情令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平时感觉孩仔仔写作能力还行,表达什么也能说得清楚明白,但昨天在语言班上,老师让演习分组辩论,仔仔准备得显然不够充分,可怜巴巴的两条论据,例子完全对不上。就这样,今天一家人围着仔仔,让他重新整理论据。结果,一个钟头过去了,仔仔写得还是和昨天差不多,很多理由和观点相左,让我一时间急躁情绪又上来了,劈头盖脸地批评他不下功夫,不动脑子。事后,又手把手地指导他怎么想,怎么写。这一次,仔仔他们是正方,观点是“小学生留作业多了好”,仔仔的论据现在总结出来有三条:1、小学生自制力差,如果留家庭作业特别少,他们就会疯玩、打电子游戏,然后成绩迅速下滑。2、做家庭作业是小学生必不可少的一件事,知识是要靠积累的。我们只有每天做一些家庭作业,知识才会一天天积累起来,我们才会懂得越来越多。3、学习是需要兴趣的,你没有兴趣,就不想学了,写作业可以激发你的兴趣,有了兴趣,你就会热爱学习,学习好了,你就更有兴趣,那你就会感受到成功的希望了。
仔仔的基本思路是清楚的,可具体语言怎么也组织不好,把我在一旁急得直想帮他说出来。妻子看见了就提醒我,不要代替孩子思想,把什么都说完了,那样孩子就不动脑,但等着大人说现成的。正说着,仔仔又问了,你刚才说的那一句是什么?能再说一遍吗?我一听,得,还真依赖上了!我说,我的话不是标准答案,不要去背,要自己理解,想通。
看来,孩子的依赖感是我一手造就的,我很是后悔,自己成天看那么多教育书籍,听那么多专家报告,怎么就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呢?
夜深了,我还在想,仿佛有点明白了:教育孩子不是单靠一两个道理就解决问题了,它更需要耐心的付出,比如训练孩子独立思考,独立组织语言,我就应该给他思考的时间,然后一步一步耐心的引导他,直到他内心真正明白,能独立的表达出来,这样才算真正的成功。像我这样一阵急风暴雨,然后又把答案给他一说,这怎么能使孩子有实质性的收获?
看来,教育孩子任重道远,没有捷径,实实在在去做比任何理论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