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的变化与感慨
——重读《谁动了我的奶酪》有感
周末收拾房间,翻到了十年前买的那本曾经轰动一时、号称全球畅销第一书——《谁动了我的奶酪》,又拿出来了细细阅读一番。这本书,很薄,半晌就读完了,读的过程很短暂,但读后却是心潮起伏,感受良多。
记得十年前初读此书时,我刚刚步入而立之年,虽不能说是意气风发,豪情万丈,但也是不甘于现状,把努力二字时常放在心上的一个人。现在重读此书,我已年届不惑,年纪渐长,思想变懒,行动也变懒了,就没有勇气和激情再去变动和追寻。
时光飞逝,岁月蹉跎,人生的一个十年不知不觉已经在生命中流失。如果说十年前读此书,我从中收获的是激情、是鼓励的话,而现在又读此书,我满心都是惭愧和感慨。
十年前读此书时,我为书中的小精灵嗅嗅、匆匆的随机应变,不断寻找更新鲜更丰富的奶酪而叫好,并立志要做那样的人。为了适应当时的教学变化,更新知识,我便准备考博。因为自己毕业后一直从事着专业方面的教学工作,所以专业知识倒不让我担心,我唯一担心的是英语。于是,我重拾起放下多年的英语课本,从初中英语开始一直复习到研究生时期,为考博做准备,复习的过程异常艰辛。那时,孩子还小,我只能趁着孩子睡觉时勿勿看上几眼,后来孩子上了幼儿园,复习的时间相对多了些,甚至在自己出车祸养伤期间,躺在病床上也听着磁带复习英语。也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吧,终于在2004年我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博士。读博的三年,既要学习,还要管孩子,挺累,但生活过得挺充实,就这样一点一点都挺过来了。在拿到博士文凭的时候,纵有多少苦多少累都不值一提了。
毕业之后,我又重新回到了教学岗位,一开始,还小心翼翼地教书、兢兢业业地做研究。然而,不知从哪一天起,开始过着浑浑噩噩的日子,不求上进,安逸享受,奉行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人生哲学,我在生活的大迷宫中,滞留在其中一角安身立命,外面那个快速、多变、充满竞争与危机的世界似乎与我无关,我常常问自己,这还是我吗?
今日重读《谁动了我的奶酪》,我认真地审视自己,才发现自己虚度了许多美好的光阴。十年,想起来是多么的漫长,足足3650天啊!然而蓦然回首,一切都恍如昨日!人生苦短,能有几个十年?
感谢这本薄薄的书,它让我再一次明白:与其感时伤怀,不如从头再来,一切都来得及!从现在起,正视自己颓废、软弱的一面,以真诚和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和工作,时刻充实自己,提高适应能力,时刻学习新的事物,新的专业知识,努力去打造属于自己的新的“奶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