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默默的阅读对话之反向问作文
发布时间: 2020-04-27 10:37:14 作者: rapoo
这段时间,我和默默一直在共同阅读一本非常有意思的小书,它就是儿童文学作家杨鹏著的《装在口袋里的爸爸爸爸变小记》。在读到某些章节时,我尝试着用了一种新的阅读方式——反向问,即就着阅读内容中的某一个问题,暂停下来,从反面向默默提一个另外的问题要她回答。这样做目前我至少发现了以下作用: 一、培养孩子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 我们读《上帝的电话》一章,文中说,变小的爸爸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一个偷盗成性的小偷,并对他的偷盗行为摸查得一清二楚,本来他已经做好了报告公安局的准备,但是拿起电话之前,他突然改变了主意——不再告发他,而是以上帝的名义要小偷做十件好事。结果小偷在做好事的过程中发现帮助别人远比偷人东西快乐得多。于是他把偷来的所有东西都悄悄交还了失主,终于改邪归正了。读到这里,我问默默: “如果爸爸不是要小偷去做好事,而是直接把小偷交给公安局,你觉得事情会怎么样?” “那公安局肯定会把小偷抓走,然后让他住监狱,他妈妈一定很伤心,就少了一个会帮助人的好人了。” “ 你觉得爸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是一个很聪明的人,把一个小偷变成了一个做好事的人。” 我觉得默默能从我反向提的问题中得出“爸爸是一个很聪明的人”这样的结论,说明对原文内容理解得相当深刻,而且把爸爸的做法的特点概括得非常到位。 二、巩固学校德育成果 我们读到《拾金不昧的好爸爸》一章,文中说,杨歌(小说的另一主人公,变小的爸爸的儿子)拾了一万元钱,最后父子两个人经过一番周折,找到了失主,原来这笔钱是一个伯伯(纤纤爸爸)给患了绝症的女儿治病用的,一万块钱的失而复得等于是给了纤纤生命的希望。读到这里,我问默默: “如果杨歌和爸爸没有把捡来的钱还给纤纤爸爸,你想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纤纤姐姐没钱看病,她会死的。我们老师说拾到东西要交工,应该做一个拾金不昧的好孩子。” 我感到特别欣慰的是默默把老师平时的教育记在了心间,通过我的一个反向提问,她一下想到了老师平日的谆谆教导,加深了对“拾金不昧”的认识,这不就是巩固了德育教育成果吗? 三、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爱心 我们读《爸爸成了巴巴马戏团的团长》一章,文中说,纤纤姐姐得了绝症,她有一个愿望,就是能亲眼看一场马戏表演,但是她已经无法离开病房了,所以纤纤爸爸非常难过却又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变小爸爸知道后,自告奋勇练习马戏,因为不是专业演员,训练的过程吃了不少的苦头,但是最终还是给纤纤送上了一场也算精彩的演出。看完之后,我问默默: “如果爸爸没有给纤纤姐姐表演马戏,你觉得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纤纤姐姐一定会非常伤心,如果我是变小爸爸,我也会给纤纤姐姐表演马戏的,因为纤纤姐姐太可怜了!”说着说着默默的眼睛竟然有晶莹的东西在闪烁了。 一个反向问题勾起了默默的眼泪,相信在其他的弱者面前,她一定会表现出自己的同情心,然后再奉献自己的爱心的。
妈妈感悟:
从反向提问题,让孩子从另外的角度去思考,能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孩子不仅仅是在回答一个普通的问题,她要联系原文的内容,和妈妈的问题做比较,才能得出自己的答案,无形中锻炼了孩子思维的开阔性。妈妈如果再要求她用完整的话来阐述,对培养孩子语言组织的条理性一定会大有帮助。
妈妈在选择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在“能反向处设疑”,选择一个合适的情节是关键。我觉得最适宜的“点”是“德育点”,大家慢慢找吧。
当然,我以上所列只是在一本书的几个章节碰到的情况,文章不同,反向的问题肯定各异。不过只要用心,一定会找到能反向提问的问题。
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小宝贝们的阅读能力会越来越高!
相关博文链接
《我和默默的阅读对话之接下句》地址:http://blog.xxt.cn/showSingleArticle.action?artId=1091853
《我和默默的阅读对话之提问题》地址:http://blog.xxt.cn/showSingleArticle.action?artId=107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