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为师当学吴正宪作文

发布时间: 2020-04-29 10:37:45 作者: rapoo

什么是教学艺术?众说纷纭,我以为:教学艺术首先是唤起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学习探究的情感需要、强烈的认知需求,让学生喜爱所学的学科……教学艺术是唤起学生学习情感、产生学习需要的艺术;教学艺术是启迪智慧、完善人格的艺术;教学艺术是教师以教育智慧、教学机智进行教学劳动的再创造的艺术。因此,只有当教学不仅与科学,而且与哲学、艺术融为一体时,才会体现出育人的本质。

——吴正宪

我走进过几位优秀教师的课堂,深深地被他们课堂教学艺术的魅力感染着、打动着。尤其走进吴老师的课堂,如同进入一个师生真诚交流的驿站,她会带给你激动、兴奋和智慧;置身于这样的氛围中,会让你时常感到生命的涌动和成长。置身于这充满智慧的课堂中,让你忘却了时空!忘却了自我!你不得不融入其中。我以为这正是课堂教学的艺术所在!这正是知识的价值所在!这正是吴正宪老师人格情感魅力所在!

听过吴老师一节现场课,也看过几节她的录像课,感受颇深。课始,吴老师总是先与孩子们进行感情交流,让孩子们放下紧张的心情,上课了,她与孩子们互动融洽,没有紧张,只有笑声,整节课在宽松、愉快中进行着!孩子们在愉快的课堂中学到了知识。听吴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吴老师能把你带进她的课堂,就好像自己也是一名学生,完全融入到其中!

人们常常这样描述吴老师:

用心去拥抱事业;

用爱去拥抱生活;

用情去绘画风采。

上过吴老师课的孩子们常常被她高尚的师德、优秀的人格以及独具魅力的教学艺术所深深地感染着。吴老师是在用心、用爱与孩子们交流,她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尊重和信任。

仔细地揣摩了吴老师的课后,我发现她在她的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没有刻意追求形式与热闹,而是围绕如何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精心组织教学素材,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巧妙预设教学过程。在课堂上,教师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在吴老师的带领下,真正的步入到数学的思维中。吴老师说过,课堂教学不光要有效性,还要具有开放性。开放性的数学课堂教学,要求转变教师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数学教学既遵循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又要有高度的创造性。选择最具实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技艺,充分调控学生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开放性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必需具有更高的业务素质以及灵活处理问题的临场应变能力。我们明白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存在生成性的,具有主观能动性,多样性,丰富性,创造性。而吴老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实现师生间的互动。从情境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探索和创造的能力。真正做到----有个性,有思想,不盲从,不渲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学会思考,让学生在数学思考中获得成功的快乐。试问:这样的课又有谁不喜欢呢?

这样的好课,源于吴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她热爱教学,热爱学生,把全部的热情和精力都投入到教育中。对待学生,她总是用热情的鼓励,耐心的等待和巧妙的疏导与孩子同喜同忧;总是为孩子搭建心灵碰撞的桥梁与孩子们思维共振,情感共鸣;总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和发展的机会…。在她的心里,装的永远是学生,盛的永远是真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吴老师身上显现得淋漓尽致。而观吴老师的课,就像一股从她的心里流出来清泉,是那样的清新、流畅。她的课,充满了童趣、乐趣。课伊始,趣已生,课继续,情更深,课虽终,思未了,趣不尽,情更浓。几十分钟的数学课,就像磁铁一样把每一个孩子的心紧紧地吸引在一起,把时空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

这样的好课,源于吴老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尊重。她允许学生用不同的速度去探索和获取知,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数学,她从不轻易否定学生的选择和判断,也从不强迫学生去认同。正如有的孩子说:“我们最喜欢上数学课,上课时想说就说,说错了也没关系。”

吴老师总是这样,以热情的鼓励、殷的期待、妙的疏导与孩子们思维共振,情感共鸣。她用那真诚的爱心感染了孩子们,贴近了孩子们的心。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引导下,她以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把学生推到自主学习的舞台上,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教育,需要这样的活化石,永远的年轻者!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永远如常青树一样,青春永驻。教学效果要理想,为师当学吴正宪。

为师当学吴正宪作文 为师当学吴正宪作文

读书人网 >一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