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三新区教研室对我们学部进行了中期督导检查,很遗憾的是没有得到马力老师的亲自指导,但是在马老师给斯琴的几句评价我们都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一、 将练习课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通常我们在上练习课时,都是老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发现的学生不会做或存在问题的习题进行讲解分析,这样做对于部分主动学习的孩子来说会有收获,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错,怎样改正,但是反思我们的练习课,仍然是老师为主,老师将错题分析列举,指导学生纠错,没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马老师提到的一种上练习课的方式,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自己提出不会做的题目,然后学生之间交流讨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老师的作用就是当学生解决不了一些问题的时候老师进行讲解,对于学生讲解不够全面的问题老师进行补充说明或者是提升,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合作解题的能力。
对于这种教学方法,我进行了尝试,效果比较好,当然在操作中也会出现问题,由于之前没有相应的训练,学生在提出问题时比较笼统,不够具体,需要老师进一步追问。在进行组内互助学习时,有的孩子不会的题目太多,给小组长很多压力。所以,在做练习时,我提出了做题的要求:在做练习题时,学生自己就要把自己不会的或者比较困难的题目做好标记,全部会做的孩子也要标记自己觉得比较好的、难得题目,在练习课上大家提出来进行交流讨论,这样学生做作业带着这样的想法去做,会更加认真的思考。
二、 怎样让孩子学会动脑筋
从历次考试中,我们常常发现我们的孩子不会动脑筋,老师讲过的题会做,老师没有讲的或者变化一下题目,学生就不会做题,究其原因,就是没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换言之学了知识不会用知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马老师说,因为老师太勤快,没等孩子想,老师就说了,给孩子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太少了,或者说孩子不会思考是老师剥夺了孩子思考的机会。另外,孩子不会思考,是因为我们教的太死了,就知识讲知识,缺乏灵活和智慧,数学是从生活中来,要到生活中去,我们要努力截取学生熟悉的易于接受的素材,挖掘知识背后的本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最后,教师抛出的问题要精心设计,要从学生的角度设计问题,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更重要的是备学生,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提出难度适度、学生能够听懂,又能留给学生思考余地的问题,没有任何思考价值、思考空间的问题少提或者不提。只有老师教的灵活了,课堂上闪现智慧的火花,才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才能让学生学知识,更会用知识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