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作文

发布时间: 2020-05-10 10:37:41 作者: rapoo

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终身受益。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主动学习的习惯,及时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 认真听课的习惯 ,上课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等。如何才能让学生养成这些好习惯呢?

一、 营造氛围,促进优良班风的形成

我们的祖辈十分注重学习环境对行为习惯的影响,孟母三迁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应该十分注重班集体的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每接到一个新班,就尽快了解班风,必须在一周内全部了解学生。对于不好的班风,班主任必须加以引导,不良的班风对于班级的影响是巨大的,学生毕竟思想还不成熟,容易附合盲从。去年我接到五(2)班后,就迫不及待向原班主任了解情况,并利用课余时间找同学们聊天,从他们口中得知班里有几个孩子开始早恋,而且是公开的,很多同学都知道,这样的结果导致班里的男生和女生几乎不敢说话,否则就被扣上谁和谁谈恋爱的恶名,学生成绩也不理想。知道了这些情况后,我专门组织大家召开“早恋是一枚苦果”的主题班会,并趁机教育那些捕风捉影,制造绯闻的同学,组织学生讨论《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此基础上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大多数能遵守的班级公约,这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俗语说:“要想跑的快,全靠车头带”。没有竞争机制,集体便没有活动力,个人便没有危机感,更没有创造的火花闪耀。要打破这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创造出一种充满活力的竞争局面,就必须鼓励竞争。我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实行各种奖罚措施。例如:学生预习作业完成得好,课堂回答积极主动,敢于质疑等,我都及时奖励他们一面小红旗或在他们书上写下一句赞扬的话,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另外还在班上开展一些小组竞赛活动,如:知识竞赛、成语接龙、朗读比赛、背诵比赛等,让学生结为竞争伙伴,一比一,一帮一,在竞争中不断超越自我,一周一小评,一月一大评。周评中进步大的学生会得到老师的大力表扬,并担任班长一天;月评中表现突出的学生,会得到老师奖励的中性笔和棒棒糖、小面包,并担任班长一周,他们在竞争中尝到了甜头,在竞争中树立了自信,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学习习惯也就逐渐养成,成绩自然就会进步!

二、持之以恒,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接到一个新班,学生的热情很高,利用此时孩子们的热情,我首先引导他们学会自我管理,教给他们如何管理好自己的物品。先教给学生,书包放在哪,如何摆放。再训练学生摆放书本。我要求学生,把一天当中用到的书本摆放到书桌里,其它的则放在书包里。书本放在书桌里的一侧,另一侧放一些学习用具。书本要按课表的顺序排列,用过的再放到最下面。这些对于大孩子来说很简单,可对于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让他们做好并不容易。所以教一年级的老师一定要耐心示范,让孩子们跟着做。看不懂的就一对一手把手的来教。小孩子学会了,不等于他们会按要求去这样做。一部现代化的大机器之所以效率高,我想原因之一就是它加工程序的固定化。班级管理中我把某些环节固定下来,学生形成习惯,不用老师强调也能主动完成。比如:早晨,学生来到学校,先摆书本物品,再把作业摆到桌面上,简单交流后自己读书。每个小组由固定的人收作业,送作业。如无特殊情况,早自习由值班班长安排进行。课间,学生按课表提前摆放书本。再如,中午、晚上放学,每小组由固定的学生检查桌面、课桌里、脚下及桌椅摆放。又如,值日生工作细化,学生按时主动完成。这样,班级管理做到有序、省时、高效,我们就可以把精力投入到更有意义的事情上去。要想让他们养成习惯,必须经过长时期的坚持才能形成。所以,一年级的上半学期,要把学习习惯的培养当成每天必修课,随时检查,随时指导。

三、人人参与,培养合作学习的习惯

多年来我一直采用四人一小组的分配方式,这样便于小组管理。我首先对本班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做了重新了解,接着把这些学生按照综合素质的优、良、中、差来进行分类,每小组包含优、良、中、差学生各一名,给他们按此顺序编上号码1、2、3、4。然后,从小组中选出语、数、英组长,纪律组长。纪律组长主抓卫生、纪律,其他组长依据学科特点主抓学习、收发作业等,让小组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有事可做。让学生明确“最好的方法是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避免生搬硬套,只要学生具备了“会学”的强烈愿望,加上老师有力的指导和广泛的学习方法交流,“会学”的境界就不难达到。

优良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学习习惯的养成越早越有效,小事不放松,一点一滴地努力,坚持不懈,方见成效。

读书人网 >五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