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买苹果吃
----上课打岔的快乐结果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一书,随笔的感悟,却让我们感受到平常的教学生活中原来有那么多的闪光点,有那么多的感触心灵的地方。虽然厚达225页,但没有一篇是长篇大论,都是短小精到之作,语言通俗风趣而不失文雅,可以长读,也可以抽空翻翻。
课堂是生成智慧、陶冶情感的园地,怎么样才能让课堂真正成为这样的园地?我想这是很多老师在心里问自己的问题,也是我们教师一直以来追求的一种理想的课堂境界!《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本书中67页,有这样一小节:为什么要停下来打个岔!看到这样的题目,我首先想到自己上课的时候的情景,我也是一个上课好打岔的老师,虽然教的是数学,可是一旦课堂上发现有学生炮神,或者讲到那个问题是的恰巧时机时,我都会和学生聊些和教学内容有关甚至没有关系的话题,这样能让学生在疲惫中重拾上课的热情,重拾对教学内容的积极追求,也学说的有些大!可是我发现课堂上打岔,其实也是和学生思想、情感沟通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可以让师生关系更亲近,可以让学生更信服你这个老师,更喜欢上你的课!就像书上这一小节中讲的一样:
在学生的疲惫感即将出现时,老师像是不经意地打了个岔,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气氛有些活跃了,然后不动声色的导回教学内容上来!
真的,打个岔,既避免了学生疲惫时的压力,又可以让学生有新的收获!那天我们在讲一道练习题:分苹果,学生把题做完后,有两个学生感叹:好想吃苹果啊!看着他们的馋样!我心里觉得孩子的不容易,这些住校的孩子,一星期回一次家,不能像其他的孩子想吃什么吃什么,却是有些让我心里难受!于是我就在课堂上打岔:想吃苹果啊?行啊,如果你们表现好,明天老师给你们买苹果吃好不好?学生们开心极了!齐声大喊:好!老师,你真好!一年级的孩子心里是很简单的,你对他们好不好其实他们要求的特别低!也许就是一个苹果而已!
一次课堂上的打岔,让我们师生在第二天吃苹果的悸动氛围中变得更加的亲密,让我们师生更加喜欢一起感受数学课堂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