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学期开始了,女儿升入了三年级,那么,新的课程和一二年级的有什么不同呢?虽然我还没有翻看女儿的新书,但是,从女儿拿来的语文课第一课的预习纸上,我已经看出有了很大的变动。
附:女儿的第一课《我们的民族小学》预习学案
一、 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我把课文读了(4)遍,做到了不添字丢字、不错字、不重复。
2、我还标出了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
3、快速浏览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描写了一所(民族)小学,这里的小学生虽然来自(不同的民族),但他们都成了(好朋友),他们在这所学校里(快乐)地生活着。
课文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流露出了作者(自豪、喜爱)的情感。
二、 字、词
1、我会找:边读边用“□”画出生字所带的词语。
2、我会读:下面的词语我都会读了,并且能准确地给加点的字注音。
竟颇族、阿昌族、德昂族、傣族、标本、坪坝、穿戴、绚丽、摔跤、蝴蝶、孔雀舞、铜钟、凤尾竹
3、这些字我会认了
标 坝 颇 昌 昂 跤 傣 戴绚 蝴 蝶 舞 铜 尾
4、我会写:
(1)课后方格里的字,通过观察,我会提醒大家把这些字写漂亮。
(2)我还有不会写的字(先用拼音代替记下来)
Dai shuai
三、 解决字词疑难
对于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工具书或者其他方式标注在书上。(已解决)
坪坝:平坦的场地 边疆:临近边界线的居民
四、 质疑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把你在预习课文过程中的疑问,记下来吧!
女儿的疑问:为什么要写“向小鸟打招呼”?
这应该是女儿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的三年级的第一篇预习,可以看的出来,这个预习方案比一二年级的时候要系统、全面得多。三年级是孩子从小学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一个重要的阶段,在这个时期,让孩子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而孩子的课前预习也从最初的熟读课文、认识生字词、划分段落,上升到了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且提出问题,进而让孩子学着自己来解决问题,这不能不说是孩子课前预习的一种突破。
相信孩子在做了这么多的准备工作后,新课的进行一定会更顺利,课文里的知识掌握的会更加牢固,而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这种好的习惯也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