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点点集 &2014.12.09 一道题目的多种思

发布时间: 2020-06-09 10:39:19 作者: rapoo

2014年12月09日(星期二) 阴

一道题目的多种思路

一瓶盐水重150克,盐与水的质量比是1:4,再加多少克盐,才能使盐与水的质量为1:3?(不计瓶重)

这是练习卷上的一道题目,很多孩子初读题目不知从何想起,一副为难的样子。原因在于前面学习的按比例分配问题中没有出现过这样的类型。为了发展孩子的思维,我没有先进行讲解,而是做了一个提示:想一想,在加盐的前后,哪个量发生了变化?哪个量没有变化?可以根据变化与不变化的量改变题目中的比。

然后我让孩子们先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交流,在交流中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解决。孩子们经过充分的交流之后,想到了以下方法:

(1)150÷(4+1)×1=30(克)

150÷(4+1)×4=120(克)

120÷3×1=40(克)。

40-30=10(克)

根据盐水的质量150克和盐与水的质量比1:4,用平均分的方法可以求出盐的质量:150÷(4+1)×1=30(克)

水的质量:150÷(4+1)×4=120(克)

再根据水的质量120克和加盐后盐与水的质量比1:3,可求出加盐后盐的质量:120÷3×1=40(克)。

加盐后盐的质量减去加盐前盐的质量就等于增加的盐的质量:40-30=10(克)

(2)150÷5×4=120(克)

120÷3×4=160(克)。

160-150=10(克)

盐与水的质量比是1:4转化为盐水与水的质量比是5:4

盐与水的质量为1:3转化为盐水与水的质量比是4:3

根据已有的盐水的质量150克与加盐前盐水与水的质量比可以求出水的质量:150÷5×4=120(克)

加盐前后水的质量没有变化,根据加盐后盐水与水的质量比4:3和水的质量120克,可求出加盐后盐水的质量:120÷3×4=160(克)。

加盐后盐水的质量减去加盐前盐水的质量就等于增加的盐的质量:160-150=10(克)

(3)用分数的方法进行解决。

水的质量没有变,把水的质量看做单位“1”。加盐前盐水是水的5/4,加盐后盐水是水的4/3。

150÷5/4×4/3=160(克)

160-150=10(克)

根据盐水的质量150克和盐水是水的5/4,可以求出水的质量,求单位“1”的量用除法求,再根据求出的谁的质量和加盐后盐水是水的4/3,求出加盐后盐水的质量,求几分之几对应的量用乘法。加盐后盐水的质量减去加盐前盐水的质量就是增加的盐的质量。

然后我又引导孩子认识了列方程的方法与转化比的方法。

列方程:

解:设加了x千克盐。

(150+x)×3/(3+1)=150×4/(4+1)

根据的是加盐前后水的质量没有变化。加盐后水的质量等于加盐前水的质量。

转化比:

盐与水的质量比是1:4转化为盐与水的质量比是3:12

盐与水的质量为1:3转化为盐与水的质量比是4:12

观察两个比可知:在加盐的前后水的质量没有变化,盐比原来多了一份。可以这样求:150÷(3+12)×(4-3)=10(克)这种方法学生不容易理解,只是让孩子们有所了解。拓展一些优秀孩子的思路。

当孩子们能够掌握其中的一种方法,并能够正确解题之后,我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让孩子对几种解法的思路进行比较,从而理解解决类似问题的解题方法。

孩子们通过对比发现,在解题的过程中,都是紧紧抓住了一个量:水的质量。因为在加盐的前后,盐的质量和盐水的质量都发生了变化,而水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在解题时不论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解答,都需要依据水的质量去求加盐后盐或者盐水的质量。如用平均分的方法解题时先求水的质量,再求加盐后盐的质量或者盐水的质量,然后比较,算出加了多少盐。而用分数方法解决问题时,因为水的质量没有变化,因此要把水的质量看做单位“1”的量,把比转化为盐或者盐水占水的几分之几,用分数的解法求出盐或者盐水的量。通过分析、对比让学生明白:像这样的问题,在解题时要抓住不变的量,根据不变的量求出变化的量。明确了解题的方法。

一道题目,经过孩子们的讨论,课堂的交流,教师的讲解及最后的分析概括,用了20多分钟,但看孩子们情绪高涨,思维活跃,感觉时间没有白费。借助一道题,发散了孩子的思维,理解了解题方法,体验了解题过程的快乐,这就是最大的收获。

读书人网 >一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