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讲台十分钟”让我的眼睛更亮
----阅读反思
“小讲台十分钟”活动,已经在班里集体活动了两次,孩子们的兴趣十足。我要求每个学生只有一分钟的发言时间,可是每个孩子的发言时间都会超过两分钟,这说明学生很喜欢这种自我表现的方式。我把每次学生的朗读都做了一些记录,加以整理,从中既让我看到了这一活动的优势,也让我在阅读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打算。可以说,这让我的眼睛更加得明亮!
两次阅读活动的反馈情况
活动
时间
参与
人数
课内
阅读
人数
比
例
课外阅读人数
童话
故事
比
例
文学
作品
比
例
自创
作品
比
例
07.12.20
80人
41人
51.25%
23人
28.75%
12人
15%
4人
5%
07.12.27
83人
23人
27.71%
31人
37.34%
20人
24.10%
9人
10.84%
情况简析:
一、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对比
在表现自己的时候,孩子们还是喜欢读一些自己课内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对孩子来说,比较容易,而且也比较好写。课堂上都已经做了分析,中心内容都很了把握,读后感的方法已经进行了系统性的训练,对学生来说,比较容易。读课外的东西,对他们来说,是新生的东西,得动一定的脑筋,写作时也容易偏激,怕自己出错,怕其他学生笑自己。所以不敢多写这方面的东西。此外,这也暴露出学生在课外阅读的时候,用心的程度,读中思考,读后反思,没有很好地去做。值得注意。
二、童话故事与文学书籍的对比
从这些数据看来,我发现孩子更喜欢读一些童话故事方面的书。这也很符合孩子的心理、年龄特点。当然这些书自身也有一定的优势。
孩子喜欢读童话书,是因为童话故事能够满足孩子探索世界的好奇心,童话能教孩子了解一个事实,那就是世界有冷酷及残忍的一面,孩子将必须亲自去面对。而爱看漫画书,是因为绘本有图比较有吸引力,字数少,图也能帮助解决一部分理解。这也是孩子阅读的一个规律,从绘本到纯文字的适应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我想,让孩子们喜欢上这些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阅读环境的熏陶,自己购书的乐趣,家长阅读的榜样力量,故事本身的吸引等。
在活动中,我也发现了许多问题:
一、写作方面
学生在写读后感的时候,重故事内容,轻自己的感受。
写读后感的时候,与缩写相混淆。
不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写出自己的感受。假大空套话太多。
二、其它方面
1、学生在平时读书时不太出声读,所以造成了语感不够流畅,吐字不够清晰;
2、演说时紧张、语速快、声音小,这些既说明学生平时没有好的心理状态,也没有很好的阅读文章;
3、阅读面窄,阅读的范围小。
对以上的解决办法:
1、孩子在阅读时,只喜欢读自己喜欢的书籍,特别是对漫画,绘本这些带有图画的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快餐,特别感兴趣,而对于那些纯文字的文学书不感冒。
我结合班级的情况是这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1)要正视一个问题就是从读绘本到纯文字书籍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作为家长或老师都不能急于求成,而要厚积薄发。
(2)确定班级师生共同阅读的时间。这一环节老师要做好带头的作用。“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有时候,我也给学生读书,让他们在声情并茂,极富感染力的情景中体会读书的趣味。其实家长也可以这样做。
(2)对于快餐类的书,教师也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娱乐。毕竟孩子就是孩子,看绘本类的书,能给孩子提供想象的空间。我每次是在讲完练习,完成教学任务后,所剩余的时间就交给学生自由支配。孩子把该看的绘本书看完了,没有想头了,也就能安下心来读纯文字类的书了。
2、在孩子阅读方面,给家长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
冰心说“多读书,读好书,然后写出自己的感想,这是写好作文的开始。”在现实的学习、生活中,许多家长认为只有一味地让孩子读作文书,背同类的作文,才是提高作文水平的主要渠道。其实这是不对的。孩子阅读的积累是各方面的。
巴金说“读书要有感受,要有审美感,对他人的金玉良言,要能融会贯通,并使之付诸实现。” 那作为老师,就应该指导家长走出上面的误区,要指导家长学会让孩子的阅读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具体做法:
(1)对家长进行阅读的方法指导。
不同类型的阅读有不同的方法,对学生的阅读方法的指导应结合具体的阅读进行。阅读可分为精读和泛读。精读是求深入理解的阅读,目的是达到完全的掌握,精度内容一般是基础性知识、经典型著作和有研究价值的材料。泛读是广泛的、粗略了解的阅读,其目的是扩充知识面、搜集材料、检索有关信息或娱乐消遣。泛读时速度要快,一般不需要反复读,也不要从头到尾的看和系统地读,只要翻翻目录、提要、标题即可,或者选择重点的部分有选择地阅读。
(2)对家长进行做笔记的方法指导。
读中画句,摘抄;读中思考,批注;读中感悟,写作!
当然这要求家长要做好检查工作,不能把工作全压在老师一人身上。
3、让学生以“我向大家推荐本好书”的形式督促学生的阅读。
在现实生活中,阅读给孩子的带来的好处是不可估量的。阅读不仅能丰富孩子的词汇,还能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杜甫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读写不分家。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升华。让孩子能够喜欢上读书,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升华,是我最大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