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学做聋蛙--读《致青年教师》有感作文

发布时间: 2020-06-27 10:37:24 作者: rapoo

学做聋蛙

——读《致青年教师》有感

前些日子因为身体的状况不佳,心情总有些沮丧。曾经很享受在夜深人静时,读书思考创作的感觉,而现在却很怕安静,因为周围静下来时我就会听到无休止的嗡嗡声----耳鸣。这声音让我几乎无法静心无法思考,觉得自己仿佛是一部出了故障的破收音机,没准哪一天就报废了。

暑假出了一趟国门,真切地感受到原来世界这么大,有那么多与我不一样的人,还有那么多不一样的精彩人生。又由于语言不通,几乎成了聋子哑巴,越发觉得自己渺小的如井底无知的青蛙了,自己的小小梦想算得了什么呢?身心的双重“打击”让我的这个假期很是阴暗。再加上家人的唠叨,朋友的劝说,同事的闲言,我开始怀疑自己对教育的执着与付出是不是真的太傻了。直到假期结束了,我也没有从颓废的心情中挣扎出来。

近日接到老师发来的最后“通牒”,让我慎重选择自己成长的方式。我才恍然觉得自己不仅仅失去的是健康,还要放弃的是自己的理想,如果是这样,我即使活得再长久,我的生命中还会有阳光吗?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呢?虽然我已近不惑之年,但此时的心就如迷航的船只一般找不到方向。读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让我摇摆不定的心神静了下来。是否还要坚持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坚守自己心中的梦想呢?吴非老师用他三十年的教育情怀做出了回答----

“有梦有理想的教师才能教育出真正的人。理想、信仰,这些崇高的词被庸俗的社会风气所鄙弃,因为庸人的世界不需要理想、信仰的阳光。庸人的快乐常常在于用尊严和正义换得一杯羹,快乐得不知道自己是偷生,把当看客作为阳光下最快乐的事。”

“青少年需要有梦想的教师。曾有学者说,不是理想主义者不要来当教师。这话当然是对的。然而,这句话也被认为是‘理想主义的梦话’。在一个极其现实功利的、信仰和理想被亵渎了的社会,教育不可能有诗意;而没有诗意的教育,是不完整的落后的教育。那种教育只能培养暴发户和土豪。”

“从事教育的人本来就应当是一批会做梦的人。如果没有梦想,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我们的后代也就不会有真正的童年、少年和青年。”

更喜欢书中《凝望前辈站立的姿态》中的句子:“一个时代过去了,杏坛上留下无数平凡的身影,我仿佛仍然看到他们弹拨生命的弦歌,为一代代学子斫出生路。他们的姓名永远活在一批人的生命里,也镌在教育的史册上。作为教师,我们将以什么样的姿态站立在讲台?我将给自己的学生留下什么样的记忆?——我想,如果我能这样我去思考,去工作,至少,我将站得比现在高。”

这些话语道出了做为教师应该具有的职业尊严和教育使命感。是啊,我的确只是杏坛上无数平凡身影中的一个。“不能因为平凡而自甘平庸。”这是我的导师曾告诫我们的话,怎么能忘记呢?我依然要在心中点亮理想之灯,照亮我的行程,点燃我的机智,升腾我的爱心!在与我相遇的每一个幼小的生命中播下真善美的种子,洒下阳光雨露,成就国之栋梁。

吴非老师“即使什么都看透了,也不放弃理想”的这份对教育的执着,让我想起了《青蛙与塔》的寓言。那只聋了的青蛙因为听不到各种抱怨与质疑,一直向前,登上了塔顶。其实面对生活的有些声音,不妨也学做那只聋掉的青蛙,少受些干扰,多一份坚持。如能修炼致吴非老师所说的“即使什么都看透了,也不放弃理想”的境界,必然能坚守住自己教育人生的一份美丽与价值。

读书人网 >三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