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善小而不为
十分钟后,未见百花却闻其香,透过车窗望去,一派秋意盎然的景象。因为我对花朵的了解甚少,只看见黄花、红花,各种颜色的花朵竞相开放,于是迫不及待地与儿子跳下车凑到花房前。正感叹花朵的鲜艳时,突然,一位抱着一大盆发财树的人从身后走来(因为发财树枝繁叶茂,挡住了那人的脸,所以难以辨别是男是女),手里面还提着一个大袋子,好像是装着花的肥料。一路晃来,行动有些艰难,恰逢他迎面三五步处停了一辆三轮车,可他本人似乎并不知情。眼看就要撞上三轮车,我连忙一边喊叫“小心!”,一边快步把三轮车推走。那位“发财树”这才放下花盆,抬起头张望——哦,原来是个小伙子!
“谢谢,谢谢,太谢谢了!”小伙子感激得对我又是点头又是哈腰。
“没什么,举手之劳!”我轻描谈写的应了一句,准备离开。孰料,小伙子又转向儿子。
“小朋友,你想要什么?叔叔给你买去!”
“嗯,什么都不要!”儿子愣了一下,还没等回过神,小伙子像变戏法似的手里举着一个棒棒糖递给儿子。我向儿子点头示意了一下,儿子便开心地吃起棒棒糖了。
原来小伙子的女朋友刚开了一个小饭店,准备择日开张,趁着这两天放假,就把小伙子“抓”来一起买花,左侃右砍,终于买下了这盆早已看好的发财树!若不是我及时喊那么一嗓子,可能这会儿正望“花”兴叹呢!
“大姐,你是知道的,做生意的最忌讳砸坏东西了,所以你刚才可帮了我大忙了,过两天小店开张了,你一定领着孩子去光临啊!”小伙子说完就搬起发财树小心翼翼的走了。
“老妈,其实刚才我也看到了,但是我想这件小事,没有必要那样吧!”儿子有些不以为然的说。
“什么?没有必要?”看来又需要端正儿子的态度了。
尊老爱幼、礼貌待人、助人为乐这些良好的品德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经常教育孩子:做人不要自私,不要什么事都想着自己,要做一个乐于助人的孩子,当别人有困难需要帮助时,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而且好事不一定非得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啊!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恶事虽小,一件也不要去做;好事虽小也一定要做,而且还要认真去做。“小”水滴可穿石,“小”火星足以燎原,“小”不忍则足以乱大谋。如果因为事小而不管不问,那么想做成什么大事也只能是幻想。
打个比方,我们生活中要求人人遵守交通规则,遵守“红灯停,绿灯行”,不能随便乱闯马路。可是如果有些人过马路时无视红绿灯,随意穿行,试问会发生什么情况?回答当然是发生交通危险!
还有,我们随处可以看到“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字样。可是假如我们不去理会这些温馨提示,而是随意乱踩乱踏,随便采摘花朵,随地吐痰,随意乱扔垃圾,试想一下,那时地球将会变成怎样?回答当然是地球将会变得面目全非!
一件善意的小事,也许对你而言只是一个不经意,一个微不足道,也许对他人而言就可能起到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许是一句善意的鼓励,将使一个对学业失去勇气的孩子成为发愤图强,积极向上的好学生;也许是一个温暖的微笑,就会使一个处在困境的家庭体会到社会的温情;也许是随手捡起了地上的一张纸屑,就会让会外国朋友了解到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也许是把阴井盖盖好这么一个友善的举动,使路人避免了受伤的危险......
“随地吐掉一口痰,吐掉的是你的美德;弯腰捡起一张纸,捡起的是你的形象”。这是儿子学校的精品文化,所以,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只要是善事、好事,没有大小之分,都应该主动去做。“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别人需要帮助时,顺手帮上一把,有时哪怕是一个微笑,一句祝福,都是对他人的一种关爱。在善待他人的同时也愉悦了自己,善小亦为,我们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