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地震灾区的电话
今天下午,正在看新闻的我被一阵急促的电话声吸引,从老公那充满担心与怜惜的口吻中,我猜出了电话的来源——四川灾区。
“啊?!不会吧,三天才吃了11块饼干和半包方便面......”
“这么艰苦?!还不通车,全部急行军?!晚上没有被子盖?那怎么住啊?”
“什么?没有帐篷?!晚上就用雨衣裹住在露天休息,而且白天燥热晚上经常有阵雨,很冷......”
“什么时候回来?有后续部队接替你们吗?哦,还要参与灾区重建,还需要两个多月的时间......”
“最累的是几个战士背了一位大妈‘跑’了几十公里的山路,唉,真辛苦!小四儿,好好干吧!灾区的人民会永远感激你的!!这次救灾也会成为你这辈子最值得回忆的事情!!”
“哦,电话充电十分困难?那,就这样吧,你一定要好好保重,要挺住!别忘了经常给爹娘报个平安......”
断断续续听着这“哥儿俩”的通话,我的心又沉重了起来。因为天气越来越热,面对那些已经腐臭的我们的亲人们,这个20岁的小伙子“捂”着被汗水浸透的作战服(“全副武装”)——顶着炎炎烈日——艰难地执行着光荣而又痛心的任务。他,只是12万大军中把吃的和住的都让给老百姓的一个;他,也只是这12万大军中永远与灾区人民在一起的年轻的一个;他,他们,永远是最可爱的人!他,他们,所付出的,将永远铭记在共和国的旗帜上!
我很难想象最初的三天——这个身高1.8米以上——在家里没有吃过一点苦的“80后”——如何凭那11块饼干维持体能并费力施救?这就是军人,这就是中国脊梁,这就是民族精神,向如今依然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亲人们致敬!!
我无法体会身处频繁余震中的他们如何风餐露宿,亦无法体会悲痛和疲惫并重的他们如何顽强拼搏......此刻,擦干眼泪,我多想变成他们——为他们分担一些风雨,为他们驱除雨夜的寒冷......此刻,我只能默默的——祈祷——为他们、为灾区、为那些顽强的生命!!
写在后面:
电视里新闻还在播着,突然眼前一亮,原来是一排排干净明亮的简易房——这种住房房间有15平方米,前后有窗,通电,坚固抗震,每栋住房还有公共厨房和洗浴设施。除了住房外,其他一切生产、生活必须的设备、设施正在抓紧完善中......
在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的过程中,除了军队以外,还有无数各行各业的技术工人与灾区人民在一起,相信不久的将来,一个个美好的家园将永远屹立于山川之间!!
(仅以此文向奋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亲人们致敬!向参与灾后重建的亲人们致敬!!——行者无疆)

解放军营救最后一个孤岛上的被困村民
2008年5月18日11时,直升机降落在绵竹市金华镇三江村临时停机坪,开始营救被困村民,这里是灾区最后一个孤岛。

解放军将救援物资送进震中
汶川映秀镇,解放军将救援物资送进震中。 钟志兵/摄
5月20日,都江堰市幸福新村安置地震受灾民众的钢架轻质房已经拔地而起。5天后,5.5万平米、每栋都带有上下水设置、厨房、卫生间的房屋将交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