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幽暗香过墙来
——《梅花》之杂七杂八
一、 入声字
在古诗中,入声字表示强调作用。徐健顺老师说,入声字个个都是宝。在接触吟诵之初,不理解这句话,然而随着一天天走近吟诵,对这句话的认同感越来越强。比如王安石的这首《梅花》。
第一句中“角”字是入声字。那悄然开放的梅花不在引人注目的地方,只暗藏于矮矮一墙后,小小一角处。不做哗众取宠的“大众情人”,不做傲视群雄的“熠熠之星”,只愿随心所欲做个小小的精灵,于角落之地,自由自在吐露芬芳。这数枝梅花,是多么可爱啊!
第二句中“独”是入声字。千里冰霜,雪飞风重的季节,不呼朋友唤伴,不随波媚俗,冒着严寒独自开放。独自开放啊,这勇气,这情怀,洒脱潇然得让人惊叹、佩服!
小小一“角”,倔强一“独”,梅花的与众不同已呼之欲出。作者乍见此梅的意外、惊喜也跃然纸上。
第三句中“不”和“雪”是入声字。“不是雪”!如此自信,如此肯定,只缘暗香浮动,幽幽入鼻啊!
一二句见梅之喜悦,三四句猜中之得意,个中滋味,俱从四个入声字而来。
可见,入声字个个是宝,此话不假!
二、 喜悦
开学了。
也许是春天到了,万物萌动,也许是一个多月的假期有点长,所有的孩子心里都像长了草一样。一个个漫不经心、迷迷瞪瞪。课堂上,有的孩子看似目不转睛盯着讲台上的我,实际眼里一片迷茫。有的孩子屁股上像长了钉子,一节课扭来拧去地坐不住。读书,总有几个突然之间嘴里就没了声音,眼睛已望向窗外。写作业,叽叽喳喳一刻都不安生。
脾气忍了再忍,终于还是发了。看着小家伙们受惊的眼睛,懊恼极了——看云说过,发脾气、武力是老师和家长无能的表现——我是如此无能!
有些犹豫。要不要让孩子们适应一段时间再开始吟诵教学。想了想,还是决定按原定计划走。固定的学习节奏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有利的,这是华德福、斯坦纳的观点。
没想到,《梅花》一诗的教学如此顺利。
复习吟诵规则,认字读诗,标平仄,诵读,吟唱,一如上个学期的顺畅、自然。最让人高兴的,是上学期课堂上的专心认真、兴致勃勃又重现课堂。
一扫两天来的暮气沉沉。
真好!
三、 乐极生悲
见孩子们状态太好,忍不住想添加新的内容。脑子一热,入声字的作用顺口而出:“孩子们,入声字在古诗中的作用可大了,凡是入声字,都表示强调的作用。”
我的天啊,瞧瞧这头脑发热说的是什么啊!对于小小的一年级孩子来说,他们只知懵懵懂懂、一团喜气地喜欢吟诵古诗,说不清道不明的喜欢占据着绝对的地位,哪有理性的分析和冷静的了解。作用?强调?两颗炸弹一下子击中了孩子们,他们的眉毛皱了起来,睁大双眼望着讲台上的我。
一时汗出如雨,隐隐觉得额头有些湿。
赶快转移话题。
走出教室,心里暗笑,这可真是乐极生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