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学习我一直还在路上作文

发布时间: 2020-07-16 10:38:12 作者: rapoo


前几天学校通知去二实小听课。本来这次通知听课的时间比较晚,我们年级组已经计划在那一天进行单元测试,所以大家都觉得调不开课。看来只有牺牲我自己了。

但是当我听完这几节课之后,我觉得不虚此行。

第一节课是裴丽芳老师讲的《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这节课我在我们学校也听几位老师讲过。但听起来还是觉得耳目一新。裴老师注重细节的把握。这节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以神话故事中的孙悟空引课,一下子抓住了学生。

读书贯穿于整节课,数学课现在也逐渐的注重学生的阅读,说实话在我的课上,我大多数让学生把课本合起来,让学生专心的听我讲,我是怕学生一边听我讲,一边读书反而不能集中注意力。但是听了课后的评课之后,我顿时彻悟。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同时培养的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为什么同样的老师教会出现后进生,是因为有的学生只听老师讲解,没有加入自己的理解,如果让学生自己读一读,学生自己先去分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应该怎样理解,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是不是能有所提高呢。我们班现在就有这样的一名学生,成绩不好,原因是缺乏自己独立的思考,每次的分析问题都是让别人来做,分析好了自己也会解。所以就出现这种情况,每每问问题的时候,都是我先读一遍题目,读完以后只需要说一两句话,就能把这道题做出来。但是同种类型的题目再做一道,还是不会,还是需要我读一遍题,加上一两句分析。我把这种情况放在我们教研组进行讨论过,也把他叫到办公室单独辅导过,在我辅导这位学生的时候,大家都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这名学生反应还是挺快的,还用你这么费心吗?可是一旦脱离了我的读题,每次的考试都不是很理想。通过今天的听课多少让我有些感触,老师读题的时候能够正确的断句,能够读出重点,可是学生读题,仅仅是读题,没有加入自己的思考,读题不系统,不连贯,故而能力不能得到提升。数学阅读是看似简单但是实际不简单的活动。

第二节课是牛老师的《分数乘法》,一节算理课。计算课说起来在公开课中的比例不大,大家习惯于讲概念课,如《分数的意义》,《分数的性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等,但是这节算理课我听着蛮有意思。整节课老师就是在引导学生该怎样做,为什么该这样做,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没有告诉学生你应该怎样做。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去感悟,去领会算理。这节课是分数乘整数,很简单,就是把相同的加数用乘法的形式表示出来,但老师不断引导“你怎么想到用乘法呢?”,

“你认为这两个哪个更好呢?”

“这个算是也有好处,好处在哪?”

不仅让学生知道该怎样做,还要知道问什么这样做。讲解非常注重过程,让结果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牛老师在整节课中,学生的直觉感受到理性的推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让学生经历了一次数学学习化的过程。数学的学习方法是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我想一节好的数学课,为学生注入活力的数学学习一定是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数学学习过程。

我们一直埋头于自己的讲课,实际上听听别人的课,能从中领悟到自己与别人的不足,取长不短,把每节课当成提升自己的机会,不断激励自己,向优秀的教师学习。一节好课没有一定的标准,能从中学习到其中的一点,有学习的价值,能引发别人的一点思考,那么这就是一节好课。

读书人网 >三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