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小题”引路 提高复习效率
总复习,是对整册教材内容的全面回顾和整理,是一个知识升华的过程。通过复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怎样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期末总复习呢?众所周知,一节复习课的开头10分钟的教学情况如何,直接影响着整节课的教学效果!所以,如果我们能从解“小题”入手进行复习,效果也许会更好一些。
对于复习课开头的前10分钟,原来我都是归纳成条文或罗列成图表来概括这节课的内容。例如:在复习“表内乘法”的内容是,原来我会让大家先背一遍1—9的乘法口诀,再告诫学生:这里要弄懂,那里要记清;这里要留意,那里要当心。这里我津津乐道、眉飞色舞,那里孩子们却漫不经心、昏昏欲睡,使之对知识点的复习显得枯燥、机械、呆板。十几年以后,现在的我,经过反思实践,觉得采用“小题”训练,效果会大不一样。
上课伊始,我就在屏幕上出示一组小题。
1、○○○ ○○○ ○○○ ○○○
□○□=□ □○□=□
□○□=□ □○□=□
12 □ 45 56 36 □
3、数学儿歌。
(1)1只7个点,2只
( )个点,3只
( )个点,4只
(2)1只8条腿,2只
( )条腿,3只
( )条腿,4只
( )条腿,5只
( )条腿,6只
( )条腿……
出示小题后,我要求学生迅速解答出来,由于各题有具体的“题情”,再加上小学生年龄小,好胜心强,大家便会兴致勃勃,跃跃欲试,这样就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而且,这几道小题不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巩固乘法口诀,还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总之,复习课是一种高强度的思维活动,而“小题”的训练只要能覆盖知识的重难点,就能为课内后30分钟做好铺垫,不但能提高课堂复习效率,还能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不信,各位老师可以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