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书香能致远
——创建学习型家庭事迹材料
濮阳市实验小学 宋彦菊
是什么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装上了腾飞的翅膀?是知识!
怎样才能让我们这个历史悠久、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文明古国昂首站在发达国家的行列?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全民都读书!
只有每一个单位、每一个家庭都来努力读书,加强学习,才能切实提高全民素质,使每一个人在知识不断更新的步伐面前不落伍,将知识转化成无尽的生产力,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大计。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丈夫是市公路局的一名干部,儿子是市第一高中的学生。多年来,我们一家三口朝着这一目标付出了艰辛努力,尤其在市教育局决定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以来,更加坚定了我们热爱读书、努力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少买一件衣服 多买两本好书
近年来,书的价格越来越高,经常买书无疑成为了一种家庭经济负担。然而,书本有价,知识无价!这一点在我们家庭早已达成共识。
作为一个教师家庭,工薪阶层,我们并不富裕。80多平方米的居室里,没有高档家具,甚至连地板砖都没有铺设,丈夫却戏说这样更好,水泥地面还可以当黑板练字……唯一可以让我们全家自豪的是装满了书籍的两个大书橱,好像满橱的知识放射着耀眼的光芒,照亮了整个房间。
在经济腾飞的今天,穿名牌服装,到娱乐场所消费,是很多人对生活的追求。然而,这在我们家庭却是不屑的。我们还就此编了顺口溜:“不比吃,不比穿,多学知识暖心间,少买衣服多买书,比比谁的知识多。”每当买来一两本新书,全家人都没了长幼,失去了“体统”,争抢起来“奋不顾身”,每当这种这种热闹的场面在家里上演时,我们心里的幸福是无法比拟的。
学习有计划 落实要到位
学习不能凭一时的热度,不能有随意性、盲目性,要有系统性、针对性和目的性,为了达到这种目标,就要制定学习计划。制定学习计划不是一句空话,不是拿来让人看的,而要体现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我们根据家庭情况,每个成员的情况,共同商定了学习计划。我们将需要学习的内容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和工作相关的业务知识学习,对儿子来说重点是课本知识的学习;二是时事新闻、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学习;三是法律法规、卫生保健、安全环保、文体活动等方面的知识学习。有人说读书没时间,我们认为时间就像海绵,你只要挤,它就有。每天都要挤出至少一个小时的读书时间,星期日要达到两个小时以上。将学习内容分类安排到时间表里,学习计划就产生了。
制定计划容易,落实起来就难了,需要互相监督、互相促进。在学习面前我们全家三口的身份是平等的,就像同学、朋友一样。我有时候工作忙起来,备课到深夜,确实没有精力再执行学习计划,第二天儿子会非常严肃地告诉我“你要把昨天的内容补上”。身为妈妈而自感理亏的我,也只好接受儿子的批评教育。就这样,我们共同遵守全家制定的具有家庭内部“法律效力”的学习计划,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也迎来了充实而幸福的日日夜夜。
家庭成员多交流 学习氛围更浓厚
在工作中,同事之间互相交流,可以达到共同提高、互相促进的目的。学习过程中,家庭成员也一样需要经常交流。我们每读完一本好书,在吃饭的时候、休息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地谈论书中的某一个故事情节的精彩,对某一个典型人物的看法等等。有时候还会产生不同的观点,争得面红耳赤。比如我们在全家人都读完了著名作家路遥先生写的《在困难的日子里》,我和丈夫都为主人公在那个异常艰难困苦的年代里,饿着肚子,饥寒交迫中依然坚持学业,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而感动不已。我们不愿放过教育儿子的机会,告诉他生长在小康社会是多么幸福,并对他平时不知道节俭提出批评。而儿子对此却不屑一顾,说现在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年代,如果都像书中主人公那样不吃不穿,中国会有大量的养猪场、养鸡场倒闭,会有很多的纺织厂、服装厂破产,中国的经济会面临严重衰退。我们知道,这是生长在不同时代的两代人之间对待生活态度的摩擦或者是碰撞,需要时间和生活的经历来磨合而达成互相理解。对知识的探索和追求是无穷尽的,正是在这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在这种无穷尽的探讨和追求中,我们全家感受到了无穷尽的快乐和幸福。
艰辛学习换来累累硕果
俗语说得好,有付出、有努力就会有收获、有回报。尤其在对待学习上,掺不得半点虚假。长时间孜孜不倦的学习,无形当中会在言谈举止、文明礼仪,甚至在工作中给你带来潜移默化的变化。比如我们看到有人口吐脏言、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等等不良行为,会感到是那么的粗俗不雅,会毫不客气的进行劝告。在工作中,也越来越感到更加得心应手。我所执教的班级成绩在学校中一直名列前茅,我所带班级连续获得学校“文明班队”,管理的班级博客圈连续获得“书香班级”,我本人也荣获了“教师博腕儿” 的光荣称号;丈夫在文秘岗位上成为骨干;儿子健康成长,学习成绩稳步提升……
这些变化,是我们平时坚持了努力学习,并为之付出了汗水所换来的。我们坚信,只要不间断的努力学习,把学习当做人生中永远追求的目标,就会带来一个又一个的惊喜。最是书香能致远,如果每一个家庭都围绕这一目标去奋斗,我们中华民族的复兴就会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