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诵国学 经典润人生
——在国学研究院交流会的发言稿
国学经典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根基。诵读国学经典对于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学经典简洁而不简单,寥寥数语却尽现悠长韵味、深远意境。《弟子规》《三字经》《笠翁对韵》朗朗上口,易于诵读,然而《论语》《大学》《孟子》等经典满篇之乎者也,对孩子来说就不那么容易了。怎么能调动孩子们诵读国学的积极性,从而让他们乐于背诵呢?我的一点做法和大家分享,我知道我的一些做法大家都在做,很多老师做得更好,我觉得今天真有点班门弄斧的感觉。
一、 趣当头 巧引领
多诵读韵文,不仅能让学生充分感受汉语言形式的魅力,还能使他们更喜欢学习语文。小学生的好奇心十分强烈,在国学经典课上插入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典故,能有效地把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学习兴趣。比如我们的育灵童软件有很多有趣的故事,还有一些闯关题,不妨让孩子们做一做,他们的兴致特别高。如学《三字经》时插入“孔融让梨”、“黄香温席”的故事, 背《三字经》中的“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讲“孟母三迁”的典故,这些典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学生被其中的故事所吸引,不仅理解了其中的内涵,还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今天早晨我们诵读了《大学》的“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意思是说:财富可以修饰房屋,使房屋华丽;道德可以修养人的身心,使人思想高尚。心胸宽广开朗,身体自然安适舒坦,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正好与我们学习的第五课《中彩那天》的“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结合起来,学生及明白了经典的意思,也理解了课文的主旨,这样的形式让经典诵读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能力同步进行。
二、 师垂范,共提升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先去做。所以,我们教师也应该参与到诵读经典文章的活动中来。在每一节国学经典课授课前,我们先读一读,读准音断好句,领悟其中的育人思想,与学生齐读共诵。尽管课件中有领读的功能,但是我还是喜欢自己领读,边领读边在教室转,让每一个孩子都听清楚,也能关注到每个孩子跟读的情况。要求学生背诵的,我也尽力和学生一起背诵,我喜欢说:“老师年纪大了,脑子不好使,可我还是想和你们这些小聪明比一比,看谁背诵得快。”我大都以失败告终,但是这样相互比赛,既和谐了师生关系,为学生树立了榜样,又触发了学生的诵读兴趣,更提升了我自身的文化底蕴和道德修养。
三、 形式多 变换诵
像咱们学校以读书节、诗歌节为载体,语
四、梯级制 皆轻松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怎么能让孩子们把这些拗口的之乎者也读顺、读熟,而后再乐于背诵呢?我想到一个办法,利用梯级奖励的办法,让每个孩子参与到诵读活动中来。并且也不会增加我们的负担,做起来比较轻松。具体做法是:
1、每天早晨让孩子们自由诵读,会背诵之后,找两位同学在那一课检查签字,有两个同学(也可以是一位家长和一位同学)签字以后,老师在那一课奖励一朵小红花。
2、攒够五朵小红花之后,换得一张“诵读之星”的喜报。
3、攒够三张喜报之后,换得一张“国学诵读奖状”。
4、为了能全面了解孩子的背诵情况,老师在加盖小红花的时候,随即点其中的句子让孩子接读,以免有滥竽充数的孩子。
注:对于班级里诵读相对来说比较困难的孩子,只要能够熟练读就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以此来鼓励学习困难的孩子。
自从实行了这种奖励办法之后,孩子们诵读的积极性非常高涨,他们之间互相“攀比”,比比谁的小红花多,比比谁背诵得快。孩子们有了诵读的动力,自觉性也就大大提高。那些平时背诵比较困难的孩子也能背诵好几课了,看着孩子们排队让我加小红花时,我的心里特别高兴。我觉得这种做法的好处有:
1、提高同学们诵读的积极性、主动性。小红花、喜报、小奖状等奖品的设立让每个孩子都能尝到成功背诵经典的快乐。
2、让两个同学检查签字既是对被检查同学的考验,同时也可以让检查的同学再熟悉一遍,双双受益。
3、老师的负担减轻,老师只需在加盖小红花时随机抽查即可。
五、复习课也见功
一般来说,都学完再回头复习国学的时候,课堂会出现这样的情形:会背诵的孩子已经会背无事可做,不会背诵的孩子该背却不背,课堂极难组织。我们不妨用试试这些小方法,让会背的孩子积极表现,不会背的主动参与,以优带差,让我们的国学复习课也能有高效。
快乐复习国学的妙招:
第一招:过关一课得一百分
第二招:变换形式读
1、小组读 2、男女生赛读 3、自信者起立读 4、师生比赛读
第三招:课堂小憩——故事加游戏
第四招:集体亮相
新学期设想:
1、把班级每个孩子的名字打印出来,名字后面根据国学书上的课时,设置相应的星星,每背诵一课点亮一颗星,这样学期末的“国学诵读星级评比”就有章可循了。
2、举办“国学诵读擂台赛”,多给孩子一个展示的平台,激发他们背诵的热情。
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经典的种子,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国学诵读中来,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希望国学能够擦亮同学们的眼睛,能够点燃他们的智慧,让经典润泽他们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在诵读国学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是那样的积极,针对诵读能力差的孩子我们应该降低标准;针对一般学生我们应该给他们创造蹦一蹦都能摘到苹果的可能;针对优秀的学生,我们应该提出更高的诵读要求,让他们把后面的古诗背诵下来,然后予以相应的奖励。
古文芳香,韵味悠长,浓浓的经典文化萦绕在校园里,国学经典是滋养我们中国人精神的沃土,孩子的根系应该在这里。孩子的童年如果有了古典文化的浸润,就会多一分正气、志气、雅气、才气。我们教师如果能用我们的教育智慧,让孩子体验到诵读的快乐,让经典走进每个孩子的心灵,应该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希望我的这些小方法能让您的工作更轻松,让孩子们的诵读更快乐。如果您要什么妙招不妨在交流的时候和大家共享。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