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阅读点亮明灯
——第四届“书香班级”评选活动评委感言
“每一个屋檐下都亮着一盏灯,在床前、在沙发上,爸爸妈妈为孩子读书,每一个儿童都有爸爸妈妈为自己阅读的记忆;每一间教室都亮起一盏灯,老师就是那个点灯的人,每一个学校都有一个像模像样的图书馆,每一个儿童都能走进童话……”
这是
值得骄傲和自豪的是,我见证了校讯通阅读推广力量的成长与壮大。2006年11月初,我在校讯通网站注册了我的第三个博客。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我很快发现这个博客网站的与众不同,她的绿色、纯净深深吸引了我,更令我怦然心动的是她组织活动、评选博腕儿的奖品竟然是“书”,这对爱读书、爱买书的我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福音”。可以这么说,校讯通的阅读推广之路,从2006年8月21日博客诞生之日就开始了,甚至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间。用书作奖,这只能是一个酷爱读书的“当家人”才能想出的金点子;以书为媒,一批“书虫”很快从别的网站论坛“爬”到了校讯通博客上,一时间,校讯通博客热闹非凡。
2007年1月下旬至3月,校讯通举办了“2007校讯通书香寒假征文大赛”,这是校讯通首次以“书香”命名的评选活动,同时还开展了“百位名师荐好书,百万师生共品读”活动,阅读推广渐渐走上台阶。我十分幸运地成为了此次活动的评委,回想起那时评选906篇参赛的小学生稿件的经历,我至今仍有如履薄冰之感,因为我恐怕遗漏掉一篇上乘之作(详见:《每一个孩子都是最棒的——“书香寒假”征文大赛评委感言
对我而言,点评的过程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连续参加了四届“书香班级”评选活动,但一直是埋头在自己的博客或博客圈里,很少出去转转。这次当评委,我得以站在了一个比较高的层面来考察省内各地阅读活动开展的情况,对阅读、对儿童阅读更多了一番理性的思考。
一、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前不久,在读华东师大
应该说,尊重与爱的需要,可能是多数孩子喜爱阅读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像
但对大多数的成年人来说,我们阅读还有一个最为根本的要素,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也就是看云所说的“高级需要“。因此,激发儿童在阅读中产生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儿童能够获得终身阅读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
读书是幸福的。如果哪一天没有读书,就会觉得生活中缺少了什么。这应该是我们孜孜以求的培养儿童阅读习惯的目标。
二、儿童应该读什么?
一定要注意,我们面对的对象是儿童。可以说,不同的儿童观决定了不同的儿童阅读观。儿童是什么?儿童不是成人的预备阶段,也不是“缩小的成人”。童年应该是快乐的,幸福永远来自根部,有了快乐的童年,一生的幸福才可靠。
有研究表明,中国的童话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文学样式,直到20世纪初才正式诞生,比西方整整晚了二三百年。而西方童话在文艺复兴之后,18世纪末,童话作为一种文体很快自觉并走向高峰。究其原因,其中最关键的原因就在于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成人本位”、“老者本位”的社会,社会不承认儿童独立的价格,更不会看到他们独特的精神需求,创造适合他们幻想的童话故事就更不可能了。“注意,不重视儿童独立人格不等于不重视儿童,中国人对子女历来都看得极为重要的,但子女往往是家族血脉的延续。因为期望过大,就巴不得他立即长大,于是不问儿童的身心状况和实际的接受能力,迫不及待地把自己认为最要紧的东西——纲常礼教、仕途经济之类的往儿童稚嫩的脑子灌下去,顺理成章地连带着的就是对那些他们认为没用的东西,如游戏、想象、童话故事书等等的排斥。这样,越是对儿童重视,越使儿童失去独立人格,越使儿童远离童话和儿童文学。”(吴其南著,《中国童话发展史》)
因此,无论是“亲近母语”,还是“毛虫与蝴蝶”,都在积极倡导儿童阅读,为各个年龄、不同家庭、不同心理的孩子们推荐适读的童书。而且这些童书都是以经典的儿童文学为主。阅读经典的儿童文学,儿童会得到无穷的乐趣和诗意,从而提高对母语学习的兴趣,进而在阅读中融入文化,寻找自我,确立自我。
校讯通近年来在儿童阅读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一方面,他们整理出了分年龄、分主题推荐的“绘本乐园”,另一方面,不遗余力地推广科普阅读,先后引进了多套科普读物作为校讯通推荐图书。并且,本次“书香班级”评选活动的第一个阅读主题就是“科普阅读之旅”,给大家起到了很好的阅读导向作用。
三、儿童阅读怎样进行?
开展儿童阅读,从小的方面来说,具体指的是阅读一本书方法的指导;从大的方面来说,应该有一个恰当的组织形式,比如班级读书会、家庭读书会、社区读书会等等。
在我负责的评选范围内,我发现班级阅读活动开展得比较好的是安阳市钢城小学3.4班。这个班级在“三乐”老师的带领下,阅读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学生们读了许多诸如《绿屋的安妮》《小鹿斑比》《吹牛大王历险记》等经典童书,参加了许多有意义的活动,在殷墟召开的诗诵会别开生面,编辑的《我们拔节的声音》则记录了孩子们成长的足迹。孩子们善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外出旅游、畅想未来、干家务、做手工、观察含羞草,每一篇小文章都写得语言流畅,展现了扎实的语文功底。家长也大力支持教师的工作,形成了良好的教育合力。博客圈真正成为了“学习圈”、“展示圈”、“交流圈”。
但在书香班级评选中,我也发现了几个问题:一是部分班级的代表作设置得不均衡,没有体现老师、学生、家长的博文都要有所兼顾的原则;二是设置的代表作与此次活动倡导的三大阅读主题关系不密切;三是许多班级缺少共同读“同一本书”,建议向“蜗牛小荷”老师学习开展师生共读一本书,分享共读同一本书的快乐。
家庭读书会方面,最典型的就是“小果酱”的博客,轻轻地打开博客,一股浓浓的书香就扑面而来。仅读了几篇代表作,我就不由地赞叹:这才是真正的书香家庭!妈妈的博文真正体现出家庭读书氛围的营造,从《二年级下学期阅读档案》可以看出家长对孩子阅读的重视程度,也可以看出孩子的阅读面的广博以及阅读量的广大,这对一个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是很不简单的。而几篇有关“读书会”的文章,更看出了妈妈的睿智与细心,那些得失分析得多么好啊,有许多让我们学习的地方!那篇亲子共读《法布尔昆虫记》的读书笔记,母女共读共写,其乐融融!
社区读书会,目前校讯通采用的是“阅读俱乐部”的活动形式,这种方式能有效地把同一社区的家长、孩子们召集在一起,围绕一个共同的阅读主题开展阅读活动。它的效果是一般的班级读书会和一个家庭的读书会所无法比拟的。
无论哪种形式的读书会,最终受益的还是孩子。腹有读书气自华。我评选的十位“阅读天使”:心灵手巧的“依萌小公主”、“小书虫”王学梅、多才多艺的“蓝色郁金香”、深得书中“三味”的司马仲达、热爱生活的任飞翔、小小导
在众多的奖项之中,我最先评选的是优秀辅导教师。我坚信一个
走进每一个博客或博客圈,仿佛就是走进了一个新的世界。那里有许多的宝藏等着我们去发现,那里有许多的经验值得我们去总结、学习。迄今为止,校讯通“书香班级”评选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日益成为省内一项颇具影响力的重要赛事,为我们打造了一场场阅读的盛宴,点亮了一盏盏阅读的明灯!
感谢校讯通!
(链接阅读:《高扬阅读的旗帜,我们都是点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