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学习的孩子最可爱【故事*体会】 【故事连接】-- “孩子!别玩了,做作业吧!”在厨房里做饭的妈妈说道,妈妈已经有点生气了。 孩子玩过家家玩得正起劲,听到妈妈又在唆,觉得很扫兴。 “哼。” 孩子把玩具摔得咣咣响,然后跳上床躺着。一听到妈妈唆,就让人心烦,别说写作业了,什么事都不想做了。 这时,门突然开了,妈妈生气的脸孔出现在眼前。 “哎哟!这孩子!妈妈让你写作业……” 又开始了。孩子看着妈妈,心里想:“到底什么时候妈妈才不会每天说‘写作业吧’、‘学习吧’、‘打扫房间吧’、‘收拾东西去辅导班吧’之类的话?” “哎呀!真是烦死了!我自己会看着办的。”孩子突然从床上跳起来,打开房门跑了出去。 “你现在要去哪里啊?已经是傍晚啦!” 孩子把妈妈的喊叫声抛在脑后,站在街上回头望了一下自己的家,他觉得家像地狱一样,非常讨厌。 “其他孩子是不是也和我一样,每天活在洪水猛兽般的唆中呢?唉!”孩子拿地上的石头出气,用力踢了出去。 “哎哟!” 对面传来了尖锐的哀号声。刚飞出去的石头好像打中了人。孩子急忙走过去看,发现有一个女孩抱着腿,原来是同班的阿豪 “天啊!阿豪,对不起!怎么办呢?很疼吧?” “嗯,没关系。”阿豪的伤好像不太严重。阿豪在班上几乎每次都考第一名,可是他的表情总是很严肃,所以孩子和他走得不是很近。但今天不知为什么,孩子对阿豪很好奇。 “他怎么成绩这么好呢?为了考第一名是不是比我多努力十倍呢?或者他的妈妈从来都不唆?”孩子很纳闷。 “我可以到你家玩吗?” “嗯,好吧。” 虽然住在一个小区,孩子是第一次去阿豪家玩。 到阿豪家后,孩子连半个人影也没看到。 “你妈妈在吗?” “嗯,去工作了,晚上才回来。” “这样啊。阿豪,好羡慕你哦!白天不用听妈妈里唆的。” “唆?我宁愿听一堆唆,也希望妈妈在家里。” “那,我们交换好了!” “什么?哈哈哈!”两人四目相对,哈哈大笑。 但是,孩子一想到要和阿豪互换环境,不知为什么,突然觉得很可怕。 “那,我们玩什么呢?”孩子一边看着房间里寒酸的家具和破旧不堪的物品,一边说。 “我们先预习一下明天要学的东西吧。”阿豪打开课本,说。 “预习什么啊?我们出去跳绳吧。”孩子说。 “不行,现在是预习的时间!你可以去看看那些童话书,等我30分钟好吗?”阿豪说完,打开教科书开始看书。 孩子觉得没意思,拿了童话书之后,看了阿豪一眼,小心翼翼地问: “你不预习会被妈妈骂,对不对?” “不是,是我自己喜欢!”阿豪摇着头说。 “喜欢?” “对!迫不得已去做一件事情会很痛苦,但自觉地去做一件事情会很快乐,做快乐的事情对自己有帮助。” 孩子什么话都没有说,只是望着阿豪专心预习的样子。不需要别人唆,阿豪自觉努力学习的样子,看起来非常的美。 “你很美!”孩子喃喃自语着。 “什么啊?” “没有啦!你没听到就算了。” 孩子跟阿豪告别后,步伐很沉重。刚开始非常羡慕不需要听妈妈的唆过日子的阿豪,但是看到阿豪不需要别人督促,也能自觉地学习,顿时觉得很惭愧。 “学习真的那么有趣吗?难怪每次都考第一名。”仔细想想,自己总算学到了一个很宝贵的学习秘诀。 “对了!既然知道秘诀,就试试看吧。反正‘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 想着想着,不知不觉到家了。孩子进门时大声喊: “妈!从现在起,我会自觉写作业,然后预习、复习。” 坐在客厅沙发上的妈妈,惊讶得双眼睁得又大又圆。 【读后的体会】 这篇故事给做妈妈的一个警告,不要嗦。要激发孩子内心的求知欲。逼迫的学习带不来一点快乐。 有一次,我问一个学生:从爸爸妈妈那里最常听到的是哪些话? 回答是:“学习!一定要努力才行!” 甚至有些妈妈哀求道:“求求你,至少学一小时吧!” 大部分的父母,口头禅就是:“学习!学习!” 并不是一直坐在书桌前,就一定能把书读进去,更不可能因任何人的督促而勉强产生兴趣。孩子们对学习无法产生兴趣是有原因的。 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们产生“想知道什么”或“为什么会那样呢”之类的疑问。就是说,学习不是靠别人督促,而是靠主动的心态和强烈的求知欲。 大家也知道被人督促学习,反而会有反面效果吧!不想做老师布置的作业,通常都是由于迫不得已要做的“强迫感”作祟,所以有些学生直接抄参考书的答案,或跟朋友借作业来抄,其实老师都看在眼里的! 实际上,做作业是最好的复习。与其勉强做作业,还不如积极主动地面对,这样有助于打好基础。 还有,大部分的考题都出自作业,大家应该知道吧? 孩子,如果到现在,还要妈妈督促才勉强学习的话,不妨跟妈妈来个约定!让妈妈不要再督促你学习,告诉她你自己会自觉地学习。 孩子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以后不管是做作业还是复习功课,甚至连预习都能自觉地做好,不但能培养信心,同时也会很有成就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