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做最好的自己读《谁是最具成长力教

发布时间: 2020-08-22 10:43:54 作者: rapoo

做最好的自己

——读《谁是最具成长力教师》有感

在第八届书香班级活动结束之后,我有幸获得了“优秀辅导老师”奖和“启明星”奖,也得到了一些奖励的书籍。其中有这样一本书——《谁是最具成长力教师》。

这是一部记录优秀教师成长足迹的书。这本书全面辑录了《教育时报》评选推出的31位河南“最具成长力教师”的成长案例,这里写着许多优秀教师的名字,他们不是名家大师,都是来自于你我身边的普通教师。从这本书里面,我读到了一颗颗不平凡的心。

侯长缨老师,全国优秀班主任。从快乐课堂到快乐的“读书小博士”,从“蜗牛的家”到“快乐小荷”,以一个幸福的读书人和幸福的教书人的双重角色,演绎着令人羡慕的幸福的教育之旅。她说:“成长是一段通向梦想的漫长旅程。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若都能如飞蛾扑火般地向前冲,那么,当这一切过去,内心充盈的便是自己曾经存在过的满足感,是不曾虚度光阴的幸福感。”

李慧香老师,全国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全国百家语文教师。那四本厚厚的学习剪报和近百篇教育教学论文、文学作品的发表,是李慧香老师孜孜不倦丰富自我、探究教学的见证。她凭着一颗平常心,坐得住,学进去,不急功近利,不投机取巧,厚积而薄发。正像她的成长感言中所说的:困难与挫折不是阻止我们成长的借口,懒惰与浮躁才是造成我们平庸的缘由。

张存敬老师,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优秀的数学教师,参加工作仅5年,即获得全国初中语文优质课大赛一等奖。他认为语文课有两件事情不可忽视:一是给学生干净的时间读书,二是了解中招、高招,让学生有应考能力。他的看法很是切中当前语文学习的要害。印象最深的是他讲自己经常走进学生的家中,和学生交朋友也和家长交朋友,就像他自己提到的那样“接受我们不能改变的一切,改变我们能改变的一切”,他的努力正印证了“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句话。

河南省名师韩素静老师有三个特点:一是以“四个学会”(学会沉默、学会示弱、学会等待、学会放手)的方式坚守卢梭式的“消极教育”。二是超越教室,把课堂延伸到学校、社会。三是坚持和学生一起写作,把自己的散文、诗歌和学生的优秀作文一起粘贴到墙上。韩素静老师的颁奖词是这样的:十八年的语文课堂,十八万字的著作立身。以教师的幸福行文,以文学的心灵育人。有时候,不著一字,便可尽得风流。文学温暖了你的语文课堂,而你,温暖了学生的心房。

还有像“南瓜一样默默成长”的乡村教师库亚鸽老师,要“成为最佳的我”的胡静老师,用短暂的生命“诠释了成长力”的赵惠老师……

看了这些最具成长力教师的事迹,我发现他们的成功绝不是偶然,在他们成长的路上,洒下过许多辛勤的汗水,也付出了我们一般人所没有付出的足够的努力……

他们爱读书。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读书,只有读书,才能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还要有几本看家的书,读到烂熟于心,如同己出。尤其是语文老师,更应该爱读书、会读书。只有爱读书的老师,才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学生;只有会读书的老师,才能培养出会读书的学生。  

他们勤动笔。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成功和失败会交替着来到我们面前。经常反思,再用笔头记下从成功中收获的经验,或从失败中总结的教训。日积月累,就会成为一笔巨大的财富。  

他们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这些最具成长力教师的教学各有自己的特色,没有一个是名师的翻版,但他们的特色都是从读名师的课开始的。起初是一个模仿者,但是,读着,模仿着,实践着,探索着……慢慢地,经典内化于心,再外化出来就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做最好的自己就是成功。  

31位教师的成长之路虽然各有不同,但他们之间的共有特点就是他们真实、自然,诚恳而有耐心,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默默地改善与改变自己,也改变了他们的学生。他们像树一样,终究变得富有活力、引人注目,让人称道。

做为一名教师,人生的职业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做学生成长的“土壤”,为他们提供充足的养料,保证他们生根、发芽直至长成参天大树。所以,老师丰富的知识内涵、适宜的教育技术和智慧,是学生成才的保证。然而,如何能使学生成长的这片“土壤”更肥沃呢?答案很简单:教师要有目标、有方向的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能力。而这些,这31位教师做到了,所以,他们成为了与众不同的自己,也成就了自己的今天。

正像全国新教育实验先进个人,焦作市中站区府城办事处造店回民学校的赵莉莉老师所说,我们处在什么样的位置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朝哪个方向走;我们曾经以怎样的方式走过来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今后以怎样的方式行走。每个人前边的路都是空白的,怎样走,完全取决于自己。

让我们以教育的梦想为帆,撑起勤奋的长篙,向教育的纵深处漫溯,坚忍不拔,乐此不疲,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读书人网 >五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