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阅读丰盈生命读闫学《给教师的阅读

发布时间: 2020-08-28 10:39:41 作者: rapoo

骄阳当空的中午,物流公司打电话让我去学校领快件,没想到是教育时报的吴松超老师寄来的闫学老师的书,欣欣然地带回家了。

这本书不厚,也没有多难懂,但却是能够重新点燃教师胸中那微薄的对教育的热情与希望。阅读是能够挽救一个疲惫的教育者,更能够还每一间教室一个春天。

在这本书中,首先特级教师闫学为我们分享了对她影响最大的书籍,对于渴望专业成长的一线教师,是一个很难得的阅读路线,我们可以循着名师的阅读之路,去开创我们的成长之路。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闫学老师从苏霍姆林斯基身上汲取了教育的温度与色彩,学困生的教育不是一张又一张的卷子,更不是一次又一次的补课,而是阅读与再阅读。要无限相信阅读的作用。教育是慢的,别着急等结果,静静地等待,相信未来。

苏霍姆林斯基为了点亮孩子们的童年,常常朗读童话给孩子们听,然后再把课堂搬到郊外的草地上,孩子们自己创编童话,让这种美得力量在孩子的心中传递,善良、诚实、正义便成了孩子人生的底色。

苏霍姆林斯基的成功教育案例中,有多少个孩子都是从阅读中找到了自己的自信,寻到了学习的路径。

循着苏霍姆林斯基,再读卢梭,再杜威……

读闫学老师的《给教师的阅读建议》,让我明白了教师阅读最大的方向——完善知识结构。

一位优秀的教师除了有扎实的专业学科知识,还要有过硬的教育理论知识,如果想要走向卓越,那么人文社科类的阅读一定要涉猎。

闫学老师读《梵高传》,已经将梵高的艺术与人生境界融进了自己的阅读血液里了。一位能够读懂梵高的老师,想必她同样是有着一颗悲悯的心,有着极高的审美才情。那么,这样的教育者,一定带给孩子更加阔大的阅读视野。

闫学老师在《梵高自传》里读到:如果生活中没有某些无限的、某些有限的、某些真实的东西的话,我就不会留恋生活。

闫学老师写道:所有的色彩都是美妙的。世界依然是美妙的。

毕竟“……在事物的本性上有使人精神振奋的东西,他们不会冻结,硬化,不会被顽固的偏见所阉割”。

在我的阅读经历中,《小王子》为我带来了心灵的宁静,《草房子》带给我唯美的乡下风景、情谊,与唯美而又典型的成长蜕变。

《瓦尔登湖》那纯净、凝思的文字澄澈我的心灵,也带给我哲思。

《林中水滴》、《森林报》让我更深入地走进自然,美化我的双眸,擦拭我的灵魂,以更加悲悯的心待世界。

阅读与写作被认为是教师的有利双翼。读是基础,写是沉淀,是反思,反过来更加促进阅读的量变与速变。

那么怎样写读书随笔?

1、将阅读与现实生活相链接;写写阅读到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有了怎样的契合。2、将阅读与教育实践相链接展开写作;读是为了做,在读中去实践,把好的经验在自己的教学路上走一遭,再跟随自己的实践记录下自己的行程,那将是一条怎样成长的路!3、将阅读与个人体验相链接展开写作,阅读写作中,让自己角色自居,把自己融入进阅读中,把“我”放进阅读的情景中去喜怒哀乐与思考。就这样,闫学老师读着,写着,越加地愿意往前走,往前走,一本本著作也应运而生——《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做教师》、《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阅读教学的爱与怕》、《小学语文文本解读》……无不是阅读与写作的结晶。

那么这个暑假,让我读写结合,打造我的书香暑假,过一种有逻辑的阅读生活。

作为教师,无论你阅读了多少书籍,你有多大的才华,多么地卓越,我想我们都不应该忘了我们的使命——人民教师,为国家的教育服务,说得再具体一点儿就是为一个个鲜活的孩子服务,最终我们都要将自己的武装倾注到班里都 孩子身上,为孩子缔造一间书香盈盈的教室,把班级里的孩子引到阅读的康庄大道上来,孩子们读起来了,各种能力被提升了,幸福指数也高了,教师的幸福就在这各种滋味里了……

读书人网 >一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