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门诊部遭遇……(一)作文

发布时间: 2020-08-29 10:38:34 作者: rapoo

门诊部遭遇……

浪打浪

世间百态,各样各色。学会用独特的视点观察平常的人和事,作文构思时就能把“平凡”化为个性。

比如,我们以门诊部医生的视觉去审视身边的芸芸众生,去发现这些人、物的经历和遭遇,以常用的含有“肢体器官名称变化”的口语、成语、俗语作为病例,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份丰盛的作文套餐。

这是强调迁移的思维形式,追求的是和“病例”意象上的相切。比如,“没长耳朵”,我们要联想的是“常常忘记应该记住”的相关内容。

一、外科门诊:直观地从人、物表象上发现毛病,再去诊断这个病理的个性特征。

【病例一:怒发冲冠】这是头发上出了毛病,是非常生气的象征。
你在什么情境中见到过这样的人,是谁怒,为什么会怒,竟“怒”到“冲冠”的程度?这一“怒”呈现在动作、神态、语言上是怎样一种状态?对周围人物、事物构成什么影响?
【病例二:鼻青脸肿】这是面部上的毛病——指遭遇伤害后“病人”的形态和颜色失去了原本的面目。
    想一想,什么人或物会鼻青脸肿?是卷面,是桌布,是同学,是路人,是小手,还是脚丫子?这“鼻青脸肿”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会鼻青脸肿?是主观伤害还是客观原因造成的?这人或物鼻青脸肿后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病例三:改头换面】这是头脸关联的病症,切进生活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定位。
1、头脸易容,但实质没变
挂羊头,卖狗肉,事情或事物只是表象改变而不变本质。比如,现在有些山寨版小说内容没变,换个书名又上了架,令不少人上当受骗;市场上,有不少商品样品是品牌,卖给顾客的却是组装的;卖鸡蛋的说自己的鸡蛋是正宗的柴鸡蛋,买回家打开之后才知道是养鸡场里的……
自己作业没写,把别人的作业本换成自己的名字成了自己的,还有课外书,文具等;写作文不想动脑子,把上一篇添头、缀尾,摇身一变充了数;原本在班级排名56,这次排名55,原因是有一位学习较好的同学生病没参加考试;自己没戴红领巾,值周生问是哪个班的,自己随口报了别的班级……
你在生活中有哪些发现?
2、本质上的改变。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原来拖拖拉拉、马马虎虎的同学竟一改常态:作业字迹工整了,正确率高了,速度快了,上课专心了,还受到老师的表扬,为小组挣了奖励“分”呢。
原来学习成绩不错的同学竟一落千丈,让人“相逢不相识”,他哪些方面“大翻盘”了?
还有老师的态度、妈妈的身体状况,家人的情绪、神态、语言等等本质上的改变。
说说你的发现。
【病例四:耳濡目染】器官受到了感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同学、家人的爱好、习惯对其他人的“传染”和侵袭。
哪个人物受到什么“病菌”的感染,改变了原有的生活、学习习惯?是受到同学读书的熏陶变得手不释卷了,还是受到妈妈大腔大调的影响变得脾气暴躁了;是同桌爱做小动作的习惯传给了同桌,还是认真之风在同学间接力?
广泛思考,从“影响”的思维发散、变异,演绎“朱与赤,朱与黑,黑与朱,墨与黑”的思维裂变,你一定会有不少素材收获。
【病例五:没长耳朵】试想,谁会不长耳朵呢,实指常听常忘:“耳朵是辆直通车: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什么事都记不住。
同学、家人、老师、小狗或其他人物、动物等在什么事情上总是记不着,以至于丢三落四、伤疤没好忘了疼,为此带来经常性的麻烦?
你想到了谁,说说他(它)“没长耳朵”的故事。

【病例六:没头没脑】这是一种形象说法,可以理解为做事没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也可以理解为言谈举止的让人莫名其妙。

比如,人家开始写作业了,他还在悠闲地干着别的事;别人都写完了,他还“早着呢”。

写作文缺乏过渡,让人理不清他的思路;语言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思维不顺畅。

说话东扯葫芦西扯瓢,让人摸不清他表达的意向;有时候冷不丁来一句莫名其妙的话;蹬蹬瞪跑上讲台,喊了声老师又跑下来了……

你见过谁在什么情况下有过“没头没脑”的言语、举动?

【病例七:没长头脑】和病例六的区别在于,这一病例可以理解干什么事都不动脑子思考,做事不考虑后果。

比如,这位有难题,老师给他讲了多遍,可是改完的错还是错,老师会怎么说?

老师提醒周一穿校服,小明就是记不着,他的行为被老师称作什么?

有些事情明知道是错的,别人不肯去做,便指使你去干,结果你遭到了惩罚,比如摘花,考试时翻看课本,欺负小同学,砸人家的玻璃等,这种行为的结果就是“没长脑子”。

在亲人和同学中,谁身上发生过“没长脑子”的事情。这“没长脑子”是别人责骂的语言,还是事情难以挽回的结果?

把你想到的和同学交流交流。

【病例八:焦头烂额】口语上泛指事情太多,许多事情顾及不过来。——这是关于烦恼的命题。
任务烦重:这项作业还没完成,另一项作业接踵而至;语文布置了大堆的作业,数学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麻烦事一个接一个:妈妈送你上学,从家里出门上学已经晚了。路上,因为着急自行车又和别人撞在了一起。纠纷结束没走两步,自行车后胎又没气了……在这种情况下你有没有焦头烂额的感觉?
说说你的发现。

【病例九:头都大了】遇到的问题难度大,解决起来很困难;头绪多,完成过程过于漫长或来不及完成;意外突如其来,脑子失灵了。

作文还没写呢,监考老师宣布考试时间还剩5分钟;一道数学难题运用了N种办法之后,还是没一点思路;机器人比赛现场,硬件、软件都测试正常,可是机器人就是原地打转;作业写到晚上10点,还有一篇作文和背诵英语没有完成;你掌管着班级的钥匙,大家做操后站在教室门前,你一摸,钥匙没有了;你的《经典诵读》没背完,一直担心展示时被抽到,屋漏偏遇连阴雨,一上台,校长就点了你的名字……

把你头大的一次经历说给大家听听吧。

【病例十:有眼无珠】病例意指看不清事情的真相或判断失误。“有眼不识泰山”是指大事的判断失误,离我们距离较远。

考试卷子上,“在文中画出动态描写的句子”没留空位,一不留神漏了题;选课外书时,看封皮挺精致,买回家一看,谁知道内容却乱七八糟,有点《买椟还珠》的眼误;看前面的人身材像妈妈,跑上前使劲拍了一下人家的肩膀。别人扭头一看,压根不认识;买青菜,看叶子光鲜明亮,回家姥姥告诉你,这是用保鲜剂泡过的;坐车时,见一位穿着破烂的年轻人老是东张西望便怀疑这人不地道,后来才知道这是公安局的便衣警察等等。

你或者认识的人中间有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病例十一:眼高手低】目标定得高,可是却不能从一点一滴做起。俗话“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做”就是这个道理。

学习目标定得挺高,但是平时的作业不认真,听写生字总是缺笔少划;总想做“读书大王”,可是一拿起课外书就打瞌睡;承诺帮助同桌成为“手拉手对子”,可是一见同桌的作业就没了耐心,草草应付一下了事;爸爸想买汽车,可是整天乱花钱,有点积蓄都被他小打小闹打发了,汽车的愿望只能是理想;你自己想买一套珍藏《金庸》,可是手头不敢有零花钱,有了就花等等。

你见识过这样的“眼高手低”了吗?

【病例十二:目空一切(眼高于顶)】骄傲或不在乎,什么人和规矩都不放在眼里,大有不管不顾、老子天下第一的做派。

在家里,你有不会的问题,爸爸说,没事,有我呢;妈妈牙疼,他又说,没事,一会儿我给你治治;邻居的汽车不能打火,他又说,一会儿我给你看看就好了……总之没有爸爸不能做的,不敢做的。

在学校,同桌看小说,你提醒他别让老师看到了。他嘴一撇,别吓唬我,老师看到了又能咋的?

小组中,有同学作业字迹潦草,组长提醒他,这样的作业要扣分的。这位满不在乎,爱扣扣去呗,我就这样了。

你被别人欺负了,回家诉说之后,小弟弟拍拍胸脯说,再欺负你,你告诉好,看我不收拾他。

你发现了谁具备这“目空一切”、自不量力的特征,在什么情况下呢?

【病例十三:脸皮厚】这位心态好,遇到再大的打击或挫折都不为所动。有点“任尔西风起,稳坐钓鱼台”的大将风范。

比如,老师问谁的作业没交,他明知道自己没交,还装模作样问你:“是不是你没交?”

课文不会背,老师问都会背没有,他率先大声回答“会背了。”

老师批评了他半天,走下讲台便笑嘻嘻的做着鬼脸。

考试倒数第一,别人问他咋样,他面色平静:“还可以,按老师的说法就是比较稳定。”

喝醉了酒,妈妈责怪他为什么别人没喝醉,他一脸的笑意:“咱好喝呗。”

这些人是不是心态很好?

你发现了谁能对号入座?

【病例十四:脸皮薄】特要面子,经不起任何的风吹雨打;特害羞,大大小小的场合都会令她手足无措。

同学中,谁有这方面的“特长”?老师说她字不好,她就哭;跑步得了小组第三,她还哭;上课回答不上来老师的提问,她哭,同桌问她见没见人家的课本,她也哭……自尊是她的命根,谁也别招惹她。

害羞的人常有,但这位特别。小组合作她说话只能自己听见,老师提醒她大点声,她脸红了;经典展示,还没上台呢,她的手就直哆嗦;学校老师到班里听课,一见这阵势她就吓得“我的妈呀”地叫……

说说你身边的那位“薄脸皮”吧。

【病例十五:张牙舞爪】这类人具备大手大脚,泼辣张狂的个性。

一下课,他的声音从教室后面就传到了前面,随即便毫无顾忌地在教室疯跑;手头一闲就拿着同桌的课本扔来扔去;打扫卫生,他的活还没干完,却在那里对别人的“业绩”进行评价和指责;放学路上,甩着自己的书包,让路人避之不及;餐桌上,给爸爸递个馒头也像传球般投递等等。

想想这“张牙舞爪”的是谁,平时有怎样的表现?哪件事你印象最深?

【病例十六:毛手毛脚】:做事马虎毛糙,不细心。
比如,往讲台上放作业,不小心把老师的茶杯碰翻了;吸钢笔水,把墨水洒得满桌布都是;写生字总是缺笔少划;给爸爸端碗饭,脚下一滑,人仰碗翻;在水池里涮拖布,拖布没涮干净,脏水溅得全身都是;洗双袜子,臭味都没清除;洗澡呢,头发还没湿透就说洗好了等等。
哪位做事爱毛毛糙糙,家人还是同学,故事发生在家里还是在学校?
【病例十七:浑身直起鸡皮疙瘩】皮肤病,或说毛骨耸然。是一种惊怵或肉麻的表现。
你听到谁说的话、见到谁的表现抑或什么情境,才有这样的生理反应?
是别人说大话,吹牛吹得不靠谱,你感到肉麻?——谁吹,吹的是什么?
是谁在讲鬼故事,其间的恐怖让你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不由自主生出凉飕飕的感觉?是别人恶作剧,还是你走夜路,看到周围事物产生联想,自己把自己下得毛骨悚然?
是谁在献媚讨好,那阿谀之态令人令你直起鸡皮疙瘩?
把自己的经历的见闻说说吧。

【病例十八:油嘴滑舌】说话没个正形,总是“贫”,什么事到他嘴里都像调侃和戏谑,让人听了判断不清真假。

比如,要打扫卫生了,组长安排小明擦玻璃,他说我有风湿病,手不敢沾凉水;组长又安排他擦电扇,他说他有关节炎,没办法爬高上低,让孩子们去干吧;组长安排他扫扫地,他说我的肠炎犯了,得赶紧上厕所……

还有,装腔作势学老师对某一位同学训话,假传老师的意思吓唬同学,用“调虎离山”之计玩同学的玩具,看同学的书,检查同学的作业等等。

你发现谁有这方面的习惯?这位平时是如何表现的?

【病例十九:守口如瓶】号称铁嘴钢牙,打死也不肯吐出半个字。
    上课老师提问,他虽站起来了,但就是不说话;老师问他为什么不交作业,任凭老师大发雷霆,他一个字也不说;同学做了错事,问他看到没有,他更是死不张嘴;卷子上的“你有什么想法”这类问题,就是不告诉你。而他却偏爱做些“叫人问”的事:周一忘穿校服,忘带桌布,经常忘带作业,考试卷子经常做不完等。
你见识过谁有这方面“坚贞不屈”的表现?
家里的小动物身上有这样的特点吗?

【病例二十:张口结舌、目瞪口呆】是震惊或事情来得突然,猝不及防导致的神态和语言特征。

比如,你在家里借写作业作掩护看课外书,这时候妈妈进来了,“你在干什么?”你一时反应不过来,是不是有这样的表现?

在爸爸身上,在同学身上;在课间操场地,在静悄悄读书时间,在考场……

你发现了谁,在什么情况下才有这样的表现?

【病例二十一:大舌头】表达不清楚,含含糊糊让人说不明白。

你发现谁在什么情况下会舌头大?

是爸爸喝醉了酒表达不清,还是妈妈学说的“醉话”?是同学声音低发音不准、吞吞吐吐,还是别的同学学舌,装腔作势?

【病例二十二:长舌头】我们一般把“长舌头”指向说闲话。而这“闲话”除了贬义的挑拨离间的目的指向,也可理解为与主题不相关的话,不该说的话。

比如,趁老师让小组讨论的档口,赶紧问问同桌昨天作业的答案;组长让他代表小组交流第四个问题,他把第三题的理解说了出来;老师问题还没说完整,他就抢答了;静悄悄读书,他一会儿找同桌说,一会儿和后面的同学说,全是闲言碎语……

你的同学和家人中,你发现谁有这方面的特点?

还有“眼瞎了”,这是骂人的话,是没注意或没看清招惹的麻烦;头破血流,人、事、物被破坏的表象;嘴歪眼斜,病态的或是调皮的神态写真;龇牙咧嘴,痛苦的表情或是做的鬼脸;缺胳膊少腿,凳子或是字词抑或其它部件的缺失;舌绽莲花,能说会道,铿镪顿挫或做错事后编的理由很充分;蹬鼻子上脸,给个台阶就上,顺杆子爬或者把人家赌气的话当成真的(比如“你再骂一句!”他真的又骂一句;“你再摔一下!”他就有摔一下等);一个鼻孔出气,(贬义的)俩人立场、观点、主张、做法出奇的一致;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你还发现哪些老师没涉及到的人体表象“病态”可以关联生活,说出来让大家分享分享吧。

读书人网 >四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