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馅儿饼”
——给学生读《快乐国奇遇记》的收获
在阅读课上,我给学生们读意大利作家卡洛.科洛迪的作品《快乐国奇遇记》。读完文章,如何面对“馅儿饼”的问题,总在我的脑子里萦绕。
人们都知道“天上不会掉馅儿饼”,可是面对“馅儿饼”,你是否能禁得住诱惑呢?在《快乐国奇遇记》有这样精彩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
皮诺曹把自己的来意告诉“小灯芯”。原以为“小灯芯”会乐不可支地接受邀请,可他却摇摇头说:“我不能参加你的早宴,因为今天夜里我就得离开这里。”
“去哪儿?”皮诺曹好奇地问。
“去一个国家,它叫‘快乐国’,是全世界最美的国家,一个真正让人快乐的国家!你跟我一起去吧!”
“我可不去!”皮诺曹斩钉截铁地说。(这里第一次描写了皮诺曹对去“快乐国”的态度,“斩钉截铁”说明皮诺曹态度非常坚决。)
“不去你会后悔的。那儿没有学校,没有老师,没有书本。那儿的孩子从早玩儿到晚,永远不要学习,假期从一月一号放到十二月最后一天。哪里还能找到一个比那儿更好的地方呢?怎么样,一起去吧?”(“小灯芯”进一步说明了快乐国的情况)
皮诺曹想了想,摇摇头说:“我不能去,我答应了仙女天黑前回家,我不想说话不算数。我得走了。”(这里第二次描写了皮诺曹对去“快乐国”的态度,“想了想”说明这时的皮诺曹思想已经发生了变化,他的态度已经不是那么斩钉截铁了。)
皮诺曹走了几步,停了下来,问:“你是一个人去吗?”(这里第三次描写了皮诺曹对去“快乐国”的态度,“走了几步,停了下来”的动作描写说明皮诺曹有点动摇了。)
“不,想去的人多着呢!”
“走着去吗?”
“半夜有车子来接我们。”
皮诺曹又走了几步,然后又站住了,犹犹豫豫地问:“你肯定这个国家没有学校、没有老师吗?”(这里第四次描写了皮诺曹对去“快乐国”的态度,“由走了几步,然后又站住了”的动作描写说明皮诺曹开始动摇了。)
“没有,连影子也没有。”
“你真的断定,这国家的假期年年都是从一月一号放到十二月最后一天吗?”
“一点儿不假!”
“多美的国家呀!”皮诺曹动心了,把仙女的话完全抛到了九霄云外。(这里第五次描写了皮诺曹对去“快乐国”的态度,“多美的国家呀!”的语言描写说明皮诺曹已经完全动心了。说明皮诺曹禁不住诱惑,缺乏主见又贪玩。)
我边读边悟,明白了一个道理:人在“馅儿饼”面前,总是心存幻想,禁不住要吃一口。可是吃过之后,才知道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同样的道理,同样的“馅儿饼”,文学作品《狐狸和乌鸦》也有精彩的描写。
有一天,乌鸦飞出去给它的孩子找东西吃。它找到一片肉,叼了回来,站在窝旁边的树枝上,心里很高兴。
这时候,狐狸也出来找吃的。它抬起头,看见乌鸦嘴里叼着一片肉,馋得直流口水。
狐狸想了想,就笑着对乌鸦说:“您好,亲爱的乌鸦!”乌鸦不做声。
狐狸又说:“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乌鸦看了狐狸一眼,还是不做声。
狐狸又说:“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可就差多了。您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就唱几句吧!”
乌鸦听了狐狸的话,得意极了,就唱起歌来。
“哇……”乌鸦刚一张嘴,肉就掉下来了。狐狸叼起肉,钻到洞里去了。
乌鸦由“不做声”到“看了狐狸一眼,还是不做声。”再到“听了狐狸的话,得意极了,就唱起歌来。”结果乌鸦上了狐狸的当。狐狸抓住了乌鸦爱听奉承话的特点,吃到了美味。乌鸦没有禁得住诱惑,后悔也来不及了。
我总在思考:难道是骗子太聪明了吗?答案是:NO!是傻子太多了,他们总是心存幻想,禁不住“馅儿饼”的诱惑,结局是:到头来,悔的肝都青了。
那么,我能否经受住“馅儿饼” 的诱惑呢?
昨天晚上十点钟,一阵阵饥饿向我袭来,明明晚饭吃得不少,怎么又饿了?我想到了一篇文章《撤掉晚餐 饿治百病》,“对!要经受住诱惑。”还有朋友给我说过“晚上八点之后吃东西,那是吃给鬼的。”女儿曾警告过我“妈妈,你那么胖,在你们学校你肯定占先,真难看!你没有青春!”
可是,我的肚子里开始唱起了空城计“叽里咕噜,叽里咕噜……”,怎么办?不就是吃一口东西吗?吃饱之后再减肥!我不由自主地拿起了越南综合蔬果干,自言自语地说“这个热量小,每一千克才120千焦,吃了既有饱腹感,又不会发胖。”我刚要撕开一个小口,我想到了《快乐国奇遇记》中的“小灯芯”想到了骗取乌鸦嘴里的肉的狐狸,“他们在诱惑你,你难道真要上当吗?”冥冥中,有一个人在问我。撕开美食的手果断地放下了。“不吃了!我去喝普洱茶!”我立刻泡了些茶水,慢慢地喝了起来。很奇怪,就几分钟的时间,我不饿了。我终于战胜了自己,经受住了“馅儿饼” 的诱惑。
我为自己感到骄傲!感谢卡洛.科洛迪的作品《快乐国奇遇记》,我远离了“小灯芯”的诱惑,面对“馅儿饼”,我经受住了考验。
后记:仅仅一篇博文,送给贪玩、没有主见的“皮诺曹”。 仅仅一篇博文,送给想美的朋友,“撤掉撤掉晚餐 饿治百病”愿美女、帅哥管住嘴,迈开腿,永保青春,永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