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不要让孩子养成依赖的心【也读《桃花心

发布时间: 2020-09-24 10:39:56 作者: rapoo

------读《桃花心木》带来的思考

平时不读闲书,但是林清玄的书我会在娴静的窗边,用一份宁静的心去品味。那一行行的,不是作文,而是一条智慧的河流,一本参悟生命真谛的密钥。那美丽朴实的语言,深奥而又浓浓的禅味,一如清茶一般,滋养心灵。

前段听孩子说,林清玄的《桃花心木》选进课本了。有些惊讶,但马上就不惊讶了,是的,孩子们都已经十一二了,得让他们学会从生活的点滴中思考和参悟道理了,这对他们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问孩子学过《桃花心木》后的感受。孩子说,成长中不能躲在父母的怀抱里,要努力锻炼自己,经历风雨,学会自己成长。自己又问,这是老师讲的,还是自己感悟的,孩子说,这是自己的内心的感悟,也是老师传给我们的。

我点点头。真好。

晚上,把《桃花心木》找出来,细读,觉得不光是孩子们,对我们大人教育孩子又何尝没有深深的启迪呢?

种树的人对树苗看似不经意的养护,浇水无定期,也不太呵护,只是不定期的浇水和补苗,结果,却成就了树。最有指导意义的事种树人的话语:“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保收。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还是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很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只要能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挣扎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都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生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底,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可以生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是一吹就倒了。”

植树者言,使作者非常感动,也是我沉思良久。想到不只是树,孩子的成长也是一样,今后的人生谁能确定呢?我们自己的人生小时候谁又能预料到呢?可以说我们都是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将来或现在,都必须必须禁得起生命的种种考验。小时候,我们因为姊妹众多,生活艰辛,父母也没有过多的呵护我们,在不确定的生活中,我们养成独立自主的心,所以长大才可以独立自主,不会依赖。在不确定中,我们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觉知。在不确定中,我们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回想自己的成长过程,正如桃花心木一样,练就一颗坚强的心,所以可以独立面对风雨和彩虹,不会为生活的种种而退缩。

可是,看看我们对于孩子,宛如珍宝一般的孩子,如果他是一棵小树,恨不得时时浇水,刻刻施肥,盼望他马上成龙成凤。过度的呵护使得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让学习和考高分,结果,孩子就长成了一个不懂得承担,不会坚强的温室花。将来的生命中一样的充满着不确定,可是我们却没有过早的让他懂得独自去寻觅生命的滋养,那么拿什么来强大的他的心灵,成熟他的思想?


正像林清玄说的那样,生命的法则不可能那么固定、那么完美,因为固定和完美的法则,就会养成机械式的状态,机械的状态正是在通向枯萎,在通向死亡之路。 因为懂得,所以自己开始变得懒惰起来,孩子的作业自己检查,孩子的生活自己料理,做饭除外。孩子自己遇到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自己处理,妈妈只是不经意站在身边陪伴成长的人,当然,很多时候,只要孩子愿意,妈妈愿意伸出手,成为他的智友,帮助他,提醒他,但是绝不代替他。今天代替了他,明天自己不在的时候,他靠什么去汲取生活的养分,靠什么成长为一棵参天的桃花心木?

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靠天靠地不算是好汉。自己不由得想起青少年时期读过的警句。作为一位母亲,其时对于孩子,正如种树人至于桃花心木,定要培养孩子独立的心灵和思想,不要让孩子养成一棵依赖的心,防止孩子成长为心灵的残废,等孩子长大,失去自我,遇事无所适从的时候,那可就是做长辈的罪过了。

《桃花心木》不只是写给孩子们的,也是写给我们大人的,透由文章,可以触摸到作者那一颗时时饶益我们大人孩子的菩提心。明天买一套清玄的文集,一起和孩子共学,一起汲取生命的养料......

读书人网 >四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