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尽管求贤若渴作文

发布时间: 2020-10-19 10:53:46 作者: rapoo




又送走了一位应聘老师。在这位老师登门之前,我们已经通过邮件做了初步的沟通,而面谈之后,我仍然建议她对加斯顿小学做更多了解,并慎重考虑,再联系我们安排见习。



不夸张地讲,从去年的这个时候到今天,我见过的应聘教师已经有最少三十位,而收到的简历又岂止百份。年轻的加斯顿小学需要优秀的教师——我们并不看重经验,而是看重爱和责任,看重思想和学习力,我们求贤若渴。但是,真正适合的老师真的是可遇不可求……因此,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微笑着对前来的老师说“对不起”。



我们无法接受尚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毫无概念的教师。



“没有方向,则永远逆风。”很多老师,哪怕已经不是初出茅庐,一提起自己的职业规划来,还是说不清楚。你根本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那么你能够给孩子传递什么,你又能给学校带来什么?有相当一部分应届毕业生,完全是一种“骑驴找马”的状态,也就是不管怎么样,考研失败就找工作,公务员考不上就考招教,招教不成就找民办,全日制进不去就去找培训班……我替这些年轻人感到心疼。广告里可以吆喝“年轻没有失败”,但是你所挥霍的今天必然成为你永远也回不去的昨天啊。从大学校园走出来的第一个平台是非常重要的,不是能挣多少,更不是是否安逸,而是能够学到什么,能够成长多少。什么样的人能够成功?自然是“志在成功,未曾踟蹰”的人,而不是在原地打转,见异思迁的人。



我们无法接受过于看重物质的教师。



有人说,人生在世,吃喝二字。这是何等低级的生存之道?用李炳亭先生的话来说,那是物质动物。而总是把眼睛盯在钱上,你还能看见什么?作为教师本身而言,我反对什么君子固穷,反对什么甘于清贫,学校、社会、国家是应当为提高教师的待遇而负责的。可是,教师毕竟不等同于其他行业,毕竟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人。“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影响另一个灵魂。”多美的句子!教师的物质化,必然会导致教育的庸俗化,后果不堪设想。一位老师在填写应聘问卷时,写到“希望获得一份理想的薪资”。我忍不住好为人师了一把:“什么是理想的薪资?这个标准,不是来自于学校,而是来自于你自身。你能获得的收入,取决于你所体现的价值,取决于你所做的贡献。因此,这个理想不是空想,而是实干。”她点头称是,而我心里很清楚,今天能够把这样的逆耳忠言听进耳朵里的,真不多。



我们无法接受不肯改变自己的教师。



没有谁永远正确,你我都需要在改变中追求自身的完善。尤其是作为老师,你的追求自我完善,不只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孩子负责,对未来负责。有家长质疑,你们为什么不能引进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我理解家长们的心。因为绝大多数家长都以为经验丰富自然就“教得好”。但是恕我直言,如果方向是错的,经验越丰富,那就离题越远。不妨参照一下“南辕北辙”的故事。再说一句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话,在别的学校被称为优秀老师的,在加斯顿小学恐怕连合格都难称得上。为什么?请参照《加斯顿需要什么样的老师》一文。举个例子,“尊重孩子”,就是一门极难的功课,我本人尚不过关。而正在我们的团队中进行积极实践的“高效课堂”,则又是一个难题,成功实现这一华丽的转身,将从根本上帮助孩子的学习状态从被动转变为主动,提高的不仅仅是学习效率,更将提升生命状态。在这一个十字路口,经验丰富的老师的“腰”也许反而不如零经验的老师灵便。当然,毋庸置疑,只要愿意转变,经验也绝对能够转化为正能量。



我们无法接受没有很好地处理好亲子关系的教师。



我还在等待那位教师的答复,不是她能否来加斯顿小学任教的答复——这是其次,首先是她能否把不到一岁的小女儿接到身边来的答复。也许我和杨靖老师实在嗦了,甚至多管闲事了……但是我们真的忍不住。这位老师看上去是蛮不错的,师范专业,有五年的教学经验,很认同我们的理念。可是,当她提到女儿不在身边,所以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学校工作中时,我有了疑问:“为什么不让孩子和你一起生活?她需要妈妈的陪伴。”于是,我们把招聘面试变成了家教辅导。我告诉她,虽然我们需要一位数学老师,但是我们希望她尽母亲的责任,并推荐她阅读《爱和自由》。她离开后,一位家长说:“这个老师的问题其实是很普遍的问题,她可以不来你这儿上班,但是她可以去别的地方应聘,仍然会把孩子丢在老家。”我承认她说得对,但是我坚持……我只是希望啊,更多的父母都能够醒悟——孩子太需要你的陪伴了,不要把他丢给别人,哪怕是你的父母。



做教育,是做“人”的教育,大意不得。



所以,尽管我们求贤若渴,但在聘用教师方面,不能不瞻前顾后。



再次郑重地提醒您,如果您和您身边的朋友有意来到加斯顿小学和我们成为同路人,请务必浏览《加斯顿需要什么样的老师》。谢谢。





读书人网 >四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