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家《目送》读书札记之三作文

发布时间: 2020-10-29 10:37:21 作者: rapoo

——《目送》读书札记之三

家,一不小心,就变成一个没有温暖,只有压迫的地方。外面的世界固然荒凉,但是家却可以更寒冷。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无言相对却可以更寂寞。很多人在散了之后就开始终身流浪。|

——摘自《目送》

龙应台的这段话写尽了哀伤,如果一个家里没有交流没有温暖,无疑会变成一个冷凄寂寞的所在。与其呆在这里,远不如解放自己的双脚和心灵,去流浪。

但是,没有温情的家,只是暂时的吧。

前几年,办公室新分来了一位大学生小顾。每当快要下班,我们几个准中年妇女前后吆喝着“回家喽”时,小顾总是不合时宜地也学着我们吆喝“回寝室咯”。

我们就以成人的经验“教导”他说:“你已经参加工作了,怎么还口口声声说‘寝室’呢?把你的学生腔改一改吧!”

小顾听了我们的话,一脸的委屈:“我住的地方哪里是家啊?孤身一人,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没有人气。只有你们回的那个有家人相伴的地方才叫家呢!”

一年前,小顾顺利成家,并且有了可爱的女儿。每天下班,他的口头禅也变成了“回家喽!”原先吆喝的“回寝室”的声音烟消云散。

家,原来是这么感性。

儿时的记忆中,我的家里有一棵粗壮的大椿树,到了夏天,枝叶繁茂,浓荫匝地,母亲在其中一根旁逸出的树杈上绑了一条粗麻绳做我们的秋千。于是,童年夏天的大部分时光,我和弟弟都在这根绳子上荡荡悠悠。其间,眼前总是飘过母亲忙忙碌碌的背影。而她每走到秋千旁,总要对我们说一句“小心别摔了啊”,然后自顾自忙去了。

父亲每隔三两天会休班,放学回家,我总喜欢在小胡同里辨认自行车轮的痕迹,那时候自行车很少,如果能清晰地看到车轮碾过,十有八九是父亲回来了,就会抑制不住地欣喜。因为父亲回来,总会带给我们一些小东西,有时候是一个小日记本,有时候是一个桃木小剑,有时候是几块糖。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这都成了我期待的宝贝。

母亲忙碌的背影和父亲清晰的车印成了儿时的家不灭的记忆。

后来,参加了工作,结了婚,和一个原本与自己一点关系也没有的人像燕子衔泥似的一点一点筑成了一个小巢,这个过程充满艰辛,时常还有捉襟见肘的窘迫,但是心底像鼓满了帆的小船,满溢着远航的期待。

一个小生命的诞生,让这个稍显逼仄的空间又增添了几分生气。有时候,看着在只容一人转身的狭窄厨房里老公忙碌的身影和眼前哇哇乱叫的小东西,眼里竟然会不由自主地流下泪来,这是我们自己的家,它不宽敞,不豪华,但,置身于此,周围的空气中都弥漫着迷人的芬芳。

后来,我才慢慢明白,不管你住的是豪华宽敞,还是逼仄狭窄,有亲情的环绕,有爱的芳香,这样的地方,才是家。

读书人网 >二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