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生物产品分离设备与工艺实例

发布时间: 2010-04-22 05:23:52 作者:

 生物产品分离设备与工艺实例


基本信息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页码:31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122036707/9787122036704
条形码:978712203670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外文书名:Separation Equipments And Technology Examples For Bioproducts Manufacturing

内容简介 《生物产品分离设备与工艺实例》系统地阐述了各种生物产品分离方法的原理及相关设备,如过滤与离心、萃取、吸附与离子交换、制备性色谱和电泳、结晶、干燥等,并以大量不问类型生物产品的分离实例说明了这些分离技术和设备的应用,内容上注重实用性,并注意从实例个案中分析共性问题,旨在让读者从这些实例中获得更多的启发。
在《生物产品分离设备与工艺实例》的编写过程中,作者深入生产实际,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并参考了大量国内外文献。《生物产品分离设备与工艺实例》可供从事生物工程技术设备及产品的研究开发人员和生产企业的科研人员,以及大等院校生物、工程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生物反应及生物产品
 二、生物产品分离的一般工艺过程
 三、生物产品分离过程的关键技术
 四、生物产品分离技术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过滤和离心
 第一节 过滤和离心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一、过滤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二、离心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第二节 过滤和离心的主要设备
 一、过滤设备
 二、离心设备
 第三节:工艺实例
 一、青霉素发酵液的过滤
 二、链霉素发酵液的过滤
 三、土霉索发酵液的过滤
 四、离心法纯化乙型肝炎疫苗
 五、离心法生产脑膜炎球菌多糖体菌苗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膜分离
 第一节 膜分离的基本原理
 一、微滤
 二、超滤
 三、反渗透
 四、纳滤
 五、电渗析
 第二节 膜及膜的选择
 一、膜的种类
 二、膜的材料
 三、膜的选择
 第三节 膜分离设备
 一、常用膜组件的结构与特点
 二、膜系统的其他组件
 第四节 膜分离过程中常见问题与对策
 一、膜的劣化
 二、膜的污染
 三、膜的劣化和污染的控制
 第五节 膜分离的应用实例
 一、核苷酸、氨基酸的分离纯化
 二、抗生素的分离和精制
 三、酶及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四、酒的澄清,除菌
 五、发酵液预处理及菌体分离
 六、天然产物的分离、提纯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萃取
 第一节 溶剂萃取的基本过程与有关理论基础
 一、溶剂萃取的基本过程
 二、理论基础
 第二节 几种萃取流程及其理论收率
 一、单级接触萃取
 二、多级错流萃取
 三、多级逆流萃取
 四、微分接触逆流萃取
 第三节 溶剂萃取设备
 一、混合设备
 二、分离设备
 三、兼有混合和分离功能的萃取机
 四、萃取设备的选择
 第四节 萃取操作过程中常面临的问题
 一、乳化
 二、破乳化
 三、溶剂回收
 第五节 萃取纯化过程实例
 一、青霉索的萃取纯化过程
 二、红霉素的萃取纯化过程
 第六节 新型萃取技术
 一、反胶团萃取技术
 二、双水相萃取技术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吸附与离子交换
 第一节 吸附和离子交换基本原理与过程
 一、吸附的原理和类型
 二、影响吸附的因素
 三、离子交换的基本原理
 四、离子交换工艺过程
 五、影响离子交换的因素
 第二节 吸附与离子交换操作及设备
 一、吸附操作及设备
 二、离子交换操作及设备
 三、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
 第三节 吸附剂与离子交换树脂
 一、疏水或非极性吸附剂
 二、亲水获极性吸附剂
 三、大孔网状聚合物吸附剂
 四、吸附树脂
 五、离子交换树脂
 第四节 吸附与离子交换技术的应用
 一、灵菌红素的分离提取
 二、谷氨酸的分离提取
 三、柠檬酸的分离提取
 四、头孢菌素C的分离提取
 五、谷胺酰胺的分离提取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制备性色谱
第七章 制备性电泳
第八章 蒸馏与精馏
第九章 结晶技术
第十章 干燥技术

……
序言 追溯历史可以发现,生物产业,也就是人类利用各种生物加工自身需要产品的产业,具有很悠久的历史。历史最久的要算各种中外酿造酒精饮料(比如白酒、葡萄酒、啤酒等)以及各种中外发酵食品及调味品,如酱油、醋等。而纵观当今社会的人类生活,生物产业的产品遍布于我们的周围。例如每日烹调必需的味精,饮料中常见的酸味剂柠檬酸,很多临床药物(比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维生素C等),林林总总,数不胜数。
与化学合成反应娃著不同的是,利用各种生物生产的各种生物产品,都存在于成分非常复杂的生物反应体系中,目标产物浓度低,杂质多,杂质与目标产物性质结构接近,发酵液黏度大,所有这砦特点都决定了生物产品的分离纯化过程比一般化学产-锆的提取过程要复杂得多。对一般生物产品,如抗生素、维生素、氯基酸、有机酸等,下游提取纯化过程的成本约占总成本的40%~60%,而基因重组蛋白质药物的分离纯化成本高达总成本的80%~90%。生物分离技术已经发展成为泛生物技术或泛生物化工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独立的技术领域。

文摘 近年来,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等高新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得利用各种生物细胞生产各种各样的生物活性产品已经或可能成为现实,例如,1982年美国Lilly公司首先将重组胰岛素投放市场,标志着第一个重组蛋白质药物的诞生。1989年美同Amgen公司的基因重组药物gpo获得FDA的批准, 目前已经过了专利保护期,但全球的销售额仍然可以达到25亿美元。它们无形之中起到了示范作用,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现代生物技术与工程的巨大潜力。
从理论上来说,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可以创建很多可以完成某种特定的生物合成或生物转化的微生物新菌种以及动物或植物的新细胞株。将这些新菌种或动植物细胞进行产业化发酵或细胞培养,再经由提取纯化过程,最终能够得到人类需要的产品。由此可以看出,生物产物的提取与纯化过程是大多数生物技术产业化、商品化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个过程通常也称为下游技术,包括细胞分离、细胞破碎和澄清、高效分高纯化、制剂过程。研究表明,为了生产出高活性、高纯度生物制品,生物工程技术研究经费的30%需花费在分离纯化工艺过程的研究上,即使这样,利用现有的纯化技术,在基因工程产品的纯化分离阶段的生产费用仍占产品总生产成本的80%,这个问题在纯化蛋白质和核酸类生物医药时最得特别突出。
读书人网 >化工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