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页码:27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
ISBN:9787502169985
条形码:9787502169985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配方型溶剂的应用与气体净化工艺的发展动向》根据国外近期发表的文献资料,结合天然气研究院从事技术开发的成果与经验,对醇胺法净化工艺的溶剂配方、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及模拟计算等作了系统的介绍,并讨论了天然气净化工艺今后的发展动向。《配方型溶剂的应用与气体净化工艺的发展动向》可供从事天然气、炼厂气净化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作为石油大专院校高职高专院校天然气专业师生的参考用书。
编辑推荐 《配方型溶剂的应用与气体净化工艺的发展动向》由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技术背景
第二节 选择性吸收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MDEA水溶液选吸脱硫工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加强选吸型(Ⅰ型)配方溶剂及其工业应用
第一节 基本原理
第二节 加强选吸型配方溶剂的工业应用
第三节 空间位阻胺溶剂的工业应用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脱硫脱碳型(Ⅱ型)配方溶剂及其工业应用
第一节 基本原理
第二节 混合胺溶剂的工业应用
第三节 活化MDEA溶剂的工业应用
第四节 行业标准《配方型选择性脱硫溶剂》SY/T6538-2002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脱有机硫型(Ⅲ型)配方溶剂及其工业应用
第一节 基本原理
第二节 脱COS的现场试验
第三节 CT8-20配方型溶剂
第四节 脱有机硫(Ⅲ型)溶剂的工业应用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醇胺法工艺流程的改进
第一节 设置预混合器
第二节 简化醇胺法装置
第三节 吸收塔多点进料
第四节 多级降压闪蒸与半贫液分流
参考文献
第六章 醇胺的降解变质
第一节 醇胺降解及其机理
第二节 HSAS的腐蚀性
第三节 降低溶剂损耗的措施
第四节 平衡操作要点
参考文献
第七章 醇胺法装置的腐蚀与防护
第一节 腐蚀破坏形态与腐蚀机理
第二节 降解产物与腐蚀
第三节 开裂型破坏
第四节 主要防护措施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模型化与模拟计算
第一节 建立数学模型的基本思路
第二节 酸性气体溶解度模型的热力学基础
第三节 拟平衡常数模型
第四节 电解质模型
第五节 气液吸收传质过程的动力学模型
第六节 模拟计算软件及其应用
参考文献
第九章 净化工艺的技术开发动向
第一节 Morphysorb工艺
第二节 Sprex工艺与Hybrisol工艺
第三节 Crystasulf工艺
第四节 GRI直接注入法工艺
第五节 SumntHP工艺
第六节 氧化还原法与Paques工艺
参考文献
第十章 醇胺法处理液态烃
第一节 工艺流程与处理设备
第二节 醇胺溶剂的选择
第三节 贫液流量的影响
第四节 其他设计与操作参数的影响
第五节 水洗系统
第六节 CT8-11溶剂
参考文献
……
序言 能源作为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历来为世界所瞩目。在经历了以薪柴为主、煤炭为主的时代之后,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又进入了以石油为主的时代。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人类对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要求的日益提高,天然气作为优质、洁净的燃料和原料,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加快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趋势。中国的能源工业保持高速发展,已跻身于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行列。80年代以来,我国在加强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利用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可喜的进展,陆续发现了塔里木、川东北等多个大型气田,探明储量有了明显增长,天然气的开发利用进程也明显加快。
脱硫技术的进步是石油天然气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天然气脱硫技术基本能够满足生产需要,但高含硫天然气开发及越来越多的含硫原油的加工,对我国脱硫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配方型溶剂的应用与气体净化工艺的发展动向》一书概述了醇胺法脱硫原理及流程,重点针对配方型脱硫溶剂研究,系统阐述了加强选吸型配方溶剂、脱硫脱碳型配方溶剂、脱有机硫型配方溶剂等三类配方脱硫溶剂及其工业应用对象;紧密结合生产讨论了醇胺法工艺流程的技术进步,脱硫装置的腐蚀与防腐,保证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要点;研究了工艺过程模拟技术,并介绍了净化技术发展方向及醇胺法处理液态烃。
文摘 插图:

第二章加强选吸型(Ⅰ型)配方溶剂及其工业应用
第一节基本原理
特定的醇胺溶剂及助剂是实现选吸的关键因素,但工艺设备的设计与操作条件,同样也对选吸效果有重要影响。本节将进一步讨论从这两个方面影响选吸的有关因素。
一、空间位阻胺
在上文的讨论中已经阐明,从化学反应动力学的角度分析,伯醇胺、仲醇胺与H2S和CO2的反应速率是有差别的,这些差别还可以通过控制操作条件而加以扩大。荷兰壳牌(Shell)公司就是利用DIPA在吸收H2S和CO2时的速率差别,在20世纪70年代初开发成功了SCOT法尾气处理工艺。对比DEA与DIPA的分子结构可以看出,以2个异丙基取代DEA中的乙基后,由于“空间位阻”效应(steric hindrance)增大,使DIPA与酸性气体组分的反应速率有所下降。但H2S与DIPA的反应本质上仍是质子转移反应(瞬时反应),受空间位阻效应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CO2与DI-PA反应的速率则受空间位阻效应的影响而明显下降。这就是开发空间位阻溶剂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