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页码:22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11126570X/9787111265702
条形码:9787111265702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图书品牌:华章图书
内容简介 《塑料注射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第2版)》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书共分14章,内容包括绪论、塑料成型理论、注射机与注射成型工艺、注射模设计概述、注射模浇注系统、注射模成型部分的设计、注射模导向与推出机构、注射模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射模温度调节系统、无流道凝料注射模设计、热固性塑料注射成型工艺及模具、注射模设计实例、其他注射成型技术以及塑料制品的常见缺陷与解决办法。
《塑料注射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第2版)》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材料成形及控制T程专业教材,亦可供从事材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制造和使用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编辑推荐 《塑料注射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第2版)》是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塑料材料及其应用
第二节 塑料的可加工性
第三节 塑料的主要成型方法
第二章 塑料成型理论
第一节 塑料的牯弹性
第二节 塑料的流变性
第三节 塑料加上过程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第三章 注射机与注射成型工艺
第一节 注射机基本结构与技术参数
第二节 热塑性塑料的工艺性能
第三节 注射工艺过程
第四节 注射工艺的影响因素
第五节 常用塑料及其注射工艺
第四章 注射模设计概述
第一节 注射模设计内容及步骤
第二节 制品成型工艺性
第三节 注射模的基本结构
第四节 注射模与注射机的关系
第五节 注射模标准件
第六节 注射模cAD/CAM/CAE
第五章 注射模浇注系统
第一节 浇注系统的流变学概论
第二节 普通流道浇注系统
第三节 浇注系统的平衡进料
第六章 注射模成型部分的设计
第一节 刑腔布置
第二节 分型面的确定
第三节 排气槽的设汁
第四节 成型零件的结构设汁
第五节 模具零件材料的选用及处理
第六节 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
第七节 凹模壁厚及底板厚度的计算
第七章 注射模导向与推出机构
第一节 导向机构的设计
第二节 推出机构的结构
第i节脱模力计算及推出零件尺寸确定
第四节 主要推出零件的设计
第五节 主流道及流道凝料的推出
第八章 注射模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第一节 抽芯机构的分类与结构
第二节 斜销的设计与计算
第三节 滑块与楔紧块的设计
第九章 注射模温度调节系统
第一节 温度调节的必要性
第二节 冷却系统的设计原则
第三节 冷却回路的形式
第四节 冷却管道的工艺计算
第十章 无流道凝料注射模设计
第一节 无流道凝料注射模
第二节 热流道注射模设计
第十一章 热固性塑料注射成型工艺及模具
第一节 热固性塑料注射成型工艺过程
第二节 热固性塑料注射成型的工艺特点
第三节 热固性塑料注射模设计要点
第十二章 注射模设计实例
第一节 注射模设计过程
第二节 MoldWizard注射模设计过程
第三节 注射模结构实例
第十三章 其他注射成型技术
第一节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
第二节 共注射成型
第三节 低发泡塑料注射成型
第四节 新型注射成型技术
第十四章 塑料制品的常见缺陷与解决办法
附录
附录A 常用热塑性塑料的成型条件
附录B 模具零件常用材料及热处理
附录C 热塑性塑料的某些性能
附录D 部分优质碳素钢牌弓及力学性能
附录E 常用渗碳钢、调质钢牌号、热处理及力学性能
附录F 常用塑料的连续耐热温度和热变形温度
参考文献
……
序言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它是在普通高等教育机电类规划教材《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的基础上经过扩充和改进完成的,兼顾到塑料注射成型工艺和模具设计,力求理论联系实际,突出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分析在成型工艺和模具设计上的应用,增加了塑料制品成型的常见缺陷与解决办法部分,并对塑料注射成型的新工艺和新方法作了概括性的介绍。
本书由华中科技大学李德群教授和黄志高博士主编,黄志高博士负责编写第一、二、三、四章,曾盛渠博士负责编写第五、六、七、八章,崔树标博士负责编写第九章,张云博士负责编写第十、十一章,李庆博士负责编写第十二章,李健辉博士负责编写第十三章。赵朋博士负责编写第十四章。本书由周华民、张宜生教授主审。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教材,亦可供从事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制造和使用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错误和欠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指正。
文摘 插图:

1.6%,高度方向取平均收缩率1.5%乘以比值O.7,内径取大值1.6%,外径取小值1.4%,以留有试模后修正的余地。当设计人员对高精度塑料制品或者对某种塑料的收缩率缺乏精确的数据时,常常采用这种留有修模余量的设计方法。
4)对于收缩量很大的塑料,可利用现有的或者材料供应部门提供的计算收缩率的图表来确定收缩率。在这种图表中一般考虑了影响收缩率的主要因素,因此可提供较为可靠的收缩率数据。也可以收集一些包括该塑料实际收缩率及相对应的成型工艺条件数据,然后用比较法进行估算。必要时应设计、制造一个试验模具,实测出在类似的成型条件下塑料的收缩率。
二、塑料的流动性
塑料的流动性是比较塑料成型加工难易的一项指标。与粘度一样,塑料的流动性不仅依赖于成型条件,而且还依赖于聚合物的性质。塑料的流动性一般可根据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熔融指数、螺旋线长度、表观粘度以及流动比(流程长度/制品壁厚)等一系列指标进行衡量。相对分子质量小、熔融指数高、螺旋线长度长、表观粘度小、流动比大则流动性好。
一般可将常用热塑性塑料的流动性分为三类:
1)流动性好的有尼龙、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醋酸纤维素。
2)流动性一般的有ABS、有机玻璃、聚甲醛、聚氯醚。
3)流动性差的有聚碳酸酯、硬聚氯乙烯、聚苯醚、聚砜、氟塑料。
塑料的流动性也随成型工艺条件的改变而变化。例如,熔体成型温度高则流动性好(塑料品种不同对温度的敏感程度也不同),注射压力大流动性好。模具结构也会影响流动性的大小。
模具设计时应根据所用塑料的流动性,选用合理的结构。成型时还可通过控制料温、模温、注射压力及注射速率等因素来调节注射成型过程以满足对制品质量的要求。
三、塑料的结晶性
在注射成型时结晶型塑料有如下特点:
1)结晶型塑料必须要加热至熔点温度以上才能达到软化状态。由于结晶熔解需要热量,因此结晶型塑料达到成型温度要比无定形塑料达到成型温度需要更多的热量。图3.7所示为结晶型塑料聚乙烯和无定形塑料聚苯乙烯的热容量随温度的变化图。从图中可以看到,聚乙烯熔融时要比聚苯乙烯熔融时消耗更多的热量。
2)制品在模具内冷却时,结晶型塑料要比无定形塑料放出更多的热量,因此结晶型塑料在冷却时需要较长的冷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