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英语那点事(细说英语)

发布时间: 2012-08-30 10:33:25 作者: daranzi

一些个人对学习英语的建议
     在前写面:

  曾经我也是一个英语始终过不了雅思六分的孩子,国内大学的时候我甚至连三级也过不了,一直到现在,可以在全英文的环境下生活,可以用流利的英文和别人对话,可以用英文做项目.再回头想想这些年走过的这条路,有点辛酸,有点觉得国内的教育实在是太误人子弟,所以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的一些方法和学习的一些东西介绍给大家,也许对和我曾经一样正在为英语头疼的朋友有一点帮助吧.如果说的不好,也请嘴下留情,毕竟很多时候路是同一条,但走的人不一样,那么精彩也是各不相同的.

  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或者交流也可以跟帖,我每天我上来看一下.

  1.学习英文的初期

  其实很多人有一种误解,认为学习英文是一种时尚,大家都学,我为什么不学?

  我想说的是,目的真的是很重要,不管做任何事情,你都会有一个目的,它决定了你用何种心态,何种方法去学.

  基本学习语言的目的简单的说分2类,第一种只是为了沟通,比如做生意,比如在OFFICE里和外籍员工交流,比如完全是兴趣上的和老外交流.第二种是要即将去国外生存,学习,工作,或者是接手国外大的项目.

  前者就很简单,应该做的是学习音标,背一些简单的单词,学会explain你不熟悉或者不知道的东西,其实大家读到初中就完全可以和老外做简单的交流,只要是生活化不涉及学术性的东西,都应该可以聊了,关键还在心态和胆子.克服了心理因素,其实是很容易做到沟通的.

  不要担心老外听不懂你的话,设想一下,如果有个老外对你说”吃过早饭,我.”你听的懂吗?明显他在说他吃了早饭了.语法不对,但是你还是能明白他的意思,知道这是因为什么吗?不是他的英文差,而是因为你的中文水平太高了.甚至老外说不出来的半句话你都可以帮他补上,瞧瞧,我们的中文水平是多么牛X,反之也是如此,所以你不必担心老外会听不懂你在说什么.

  如果仅仅是交流,哪怕你用bady language也是没有关系的.

  第二种要去国外读书,生活,工作的朋友,你们会发现,你们面对的是一条步满荆棘的道路,不仅仅体现在语言上,更多的是社会,人文,历史和文化

  语言都是有共通性的,这体现在中文和英文上尤其明显,要做到真正了解,真正能运用这种语言,文化就显得很重要了.

  中国漂亮的文章,漂亮的成语都是由典故而来,比如”三顾茅庐”,比如”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比如”朝秦暮楚”,比如”雪拥蓝关”..等等,这些如果不是生活在中国,不熟悉中国的文化,根本谈不上理解两个词,新加坡的情况就是如此,很多人可以和你说华语,但是,你要他们写篇漂亮的文章,那是不可能的.

  英文也是如此,你如果不懂得他们的文化,你要把英语学好,学精那几乎也是不可能,再打个比方,我的ID”Achilles”,就是由古希腊的荷马史诗而来,在故事里,Achilles是一个人间的英雄,他的母亲Thetis在他出生的时候把他浸泡在冥河,所以他从此刀枪不入,但是由于他母亲握住了他的脚裸,所以后脚跟成为了他的唯一致命的弱点.在特洛伊战争中,被特洛伊城的巴里斯王子(Paris)一箭射中后脚跟而阵亡。

  由此而生的有个典故叫Achilles' heel,在西方,老外们普遍用这个词来形容一个人的致命伤,致命的弱点.

  有意思吧,这个就是语言的魅力.

  再比如,在特洛伊战争中,Achilles是被特洛伊的一个王子语言引诱至城下,那个王子叫Hector,他虽然勇敢,可是在面对Achilles的时候,仍被他追着绕了城墙好几圈才被迫和他单挑(有点边骂边跑的味道),所以英文中有hectoring一词表示“大吹大擂,说大话”的意思.

  我们中国人的语言由史记,三国,四书五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组合而成,西方的文化也是有他们字的荷马史诗,古希腊,雅典,罗马,圣经,骑士这些组成,要想学好英语,你绕不开这些东西.

  所以大家想学好英语,有兴趣可以多看一些书,推荐:古希腊神话,圣经.

  聊聊背单词吧,相信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

  许多身边国内的朋友老是抱怨记不住单词或者觉得单词是最让人头疼的一个东西.我不这么认为.

  要知道词汇仅仅只是语言的一个分支而已,组成的部分,如果只是希望日常生活,那么3000个基本单词足以应付.要知道美国西部的农民一辈子接触的单词不超过2000个,知道误区在哪里了吗?还是在于我们太拘泥在应试教育上了.

  最简单的例子,park这个单词,既有公元的意思,但也有停泊的意思,中文里的”泊车”也是从car park里音译过来的.其实真正的老外也不会去学那些很枯涩难懂的单词,就好象现在中国人很少有人会愿意去说去写骈文一样.意思一样,表达方式可以多种,换一个说法并没有什么关系.

  昨天认识了一个小DD,问了一些问题.我觉得和我当初一样,呆在国内的很多国人最缺乏的是一种务实的精神.

  这话怎么说.当初我也一样,为了表现语言的能力,就开始追求难句,复杂句,句型,成语,谚语等等,其实要知道,中国人能把自己的意思用英文表达干净,不让对方起歧义已经很不错了.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是连走路都不会就想跑,比如那种从句,几乎没听见几个老外会说,人家能省尽量省,力求简单干净,而我们却在追求着把简单的东西变复杂.

  曾经帮助一个刚来新加坡的小学妹考雅思,我问了她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在英语里,什么是最重要的?动词,名词,形容词,连词,还是副词?”

  她的回答另我大跌眼镜,依次从形容词,副词,连词,动词,硬是没有说名词.

  苦笑,只能苦笑.不过再问过我国内的表弟表妹后,我明白了,原来国内基本是脱离了名词在学英语.

  其实我相信语言是有共通性的,中文和英文都是如此.最简单的表达就是”人+动作”.

  比如”我吃饭”,你首先的学会如何表达这个”我”和”吃”啊,如果你连这2个字都不会,那么”饭”有什么用呢?

  学会表达了”我吃”之后,你才有能力去表达”什么时间,怎么样的我,如何吃,吃怎么样的饭.”这就是形容词副词连词的作用了,看吧,其实撇开这些累赘修饰,在意思表达上其实并无分别.

  经常有一些刚从国内大学毕业的朋友,刚来国外的时候学的最好的就是形容词副词,把一句很简单的句子说的连老外都听不懂.但是,却连去KFC或者麦当劳里的菜谱都不会看,说不了.能把选择题之类的东西做个满分,却无法写出一篇像样的论文,说到写英文的日记,甚至还不如一个新加坡小学生.

  只能感叹国内应试教育出来的结果实在是害人不浅。

  很简单的一个问题

  大家可以现在看看自己的周围,有几个人可以不用字典把家里所有的家用电器,洗衣机,电冰箱,电脑,风扇,鼠标,大厨,柜子,盘子,碗碟,筷子,香水,门帘,窗户,澡盆,水笼头,床单,被套,插座,抽屉,西瓜,芒果,菜刀....用英文说出来写出来?

  对于那些想学好英文,又不知道从何下手的朋友,这就是英文呀,这就是老外用的最多的英文.你如果能把这些单词学好了,基本英语已经学成一小半了.

  生活中到处充斥着英文,国内的朋友却经常抱怨没有语言的环境,但是为什么不给自己创造一个语言环境呢?比如在地铁的时候,有多少人愿意抬头看一下那些英文notice?又有多少人愿意去想想”老弱病残孕”怎么说?”让坐”怎么说?又有多少人习惯在KFC麦当劳记英文的菜谱?

  为什么要去买那些昂贵又不实际的英语学习方法,成语谚语翻译?为什么不从最生活化的地方入手呢?

  当英语成为一种与你生活相关的又快乐的东西,我相信,每个人都能不自觉地就学好英语,当你看到桌子,脑子里跳出来的不是中文,而是table的时候,可以说,英语的基础已经基本打下了.

  学习任何一种东西,不管是英语还是日语法语意大利语,那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技能,不是要去成为莎士比亚,而是要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国外农民.

  你能这么想,那就对了.

  最近一则新闻,说是英语考试要改革了,我不知道我们祖国那些伟大的教育部门的官员会把英语改革成什么样,但是我还是忍不住想说几句.

  中国的教育存在太多的弊病,并不是一次两次改革就能成功的,而改革的目的也并非是为了学生能更有效地学好英语,相反,我觉得在灵活性和文化层度上会有更进一步的加深,这对广大的小朋友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你们会发现考试变的更灵活了,更需要时间去学习西方的一些文化,不然只靠背和记可能是完全不够的.

  中国的英文教育是希望每个人成为全才(似乎并不单单只是英语),最好能写出一手漂亮的英文书面语,一口流利的英式或美式口语,成为语法的专家,一本活字典.....

  但事实上,去过国外的人都清楚,除了个别的人,大多数的人,哪怕过了英文8级,雅思8分,还是无法和英语是母语的人相比.这很正常,如果你能按照中国教育的目标速成成那种英文专家,那才是怪物.

  又回到原来的那句老话:我们要努力成为一个快乐的国外农民,而非莎士比亚.(当然你有毅力成为莎士比亚我会很佩服你,事实上是,即使是英国和法国,这么2个同根同源的国家,近代几百年来,也没有一个法国人可以用英语写成一本著作.你可以仔细思考一下其中的原因)

  做农民的目的并不是让你去放羊割草,而是要你明白"听说读写"这四个字的意思.

  我们从小听着老师说,英文分为听说读写,又有谁去想过这四个字的涵义呢?如果你有想过,很好,你先看完下面这段,如果你从没想过,OK,我现在和你解释一下,用我自己的观点来解释给你听,虽然未必全对,但是,至少你会对此有深刻的认识.

  听说读写,之所以这么排列是有它的必然联系的.

  首先,我们要去一下医院,我们的人体各个器官都是有他们自己独特的作用,哑巴和聋子的区别是,对于哑巴,他可以用所谓的哑语和你交流,因为他能听懂你的意思.而聋子,很抱歉,如果你遇到的是一个从未学过字的聋子,恐怕你只能和他大眼瞪小眼了.

  所以,我们要知道,一个孩子也是如此,他得先学会听,并且听得懂,他才能回答你的问题,如果说他连听懂听不懂,你能指望他回答你的问题吗?

  注意,我用的是听懂,而非听,千万不要对方问你:饭吃了吗?而你回答他:今天天气似乎真不错.那样估计人家得觉得你有精神错乱嫌疑.

  下面估计有孩子要抗议了:我不懂语法,我不知道词汇,怎么和别人说啊?

  别急,国内的应试教育再差,也是有它的好处的,它最大的好处背书,填鸭式的背书.你要明白一句话: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能吟.

  我们做农民的目的,不是要你去创造新的词汇,也不是要你去分析这个句子的成分主干,事实上也没时间让你去分析和思考.而是要你在别人说话的时候你能明白,能回答,这个就叫做"交流".

  别人问你:饭吃了吗?你怎么回答?要么:吃过了.要么:还没呢.没有人会分析一下语法词汇,再去回答对方.

  什么?你问我为什么?对不起,我也不知道,我妈妈是这么教我的,我外婆又是这么教我妈妈的,我外婆的妈妈又是这么教我外婆的....懂了吗?这是习惯,是千百年来就这么说的,并不需要我们去进行语法的分析.

  英语也是如此,来闭起眼睛,你幻想一下,所有生活中的场景都会回答吗?这是做一个农民最起码的要求,如果发现有什么不会,赶紧去找一下相关的词汇和句子,别问那么多为什么,也别分析什么主谓宾,背下来!人家怎么说,你也跟着怎么说,就那么简单.

  顺便你得时刻牢记这句话:老外说的英语永远是正确的,哪怕他是地痞流氓诬赖妓女,而你创造出来的,那一定是错误的,哪怕你是中文教授博士后还是大师.(似乎有点绝对,但对初学者来说,这个确实是真理,永远不要试图自己去创造一些新的句子和单词)

  所以,你们明白了吧,最重要的是听和说,我们追求的是农民嘛,所以如果你能听能说了,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基本符合农民的标准了.

  好了,当我们圆满地完成了听说这个标准,我们光荣地成为了一个外国的农民.

  也许有些男生会想,偶还想每天没事能看看足球新闻,写封情书什么.OK,这就要我们再来看读和写这二个字了.

  按照刚才的标准,当你光荣成为一个农民的时候,我相信你一定能说一口很流利英语,也有了极强的语感,但是你的语法仍然很差,事实上,我相信你用我的速成农民法后,你所掌握的词汇一定也不会太多.

  怎么办?怎么办!

  自信点,孩子,我相信当你去医院做检查的时候,医生一定无奈地在纸上写上二个字:聪明!

  我说的这个聪明并不是指你能背下多少个单词或者能分析多少句句子的成分,我说的聪明真的是指你的智商.

  我们会发现,当我们阅读一则中文文章或者新闻的时候,我们往往会看了几句话,甚至看了几个词,就明白它大致在讲什么了,懒惰的家伙就会跳到下一则.

  对了,这就是我要你们说的"读"!读的方法有很多,精读,细度,略读,分析.....而在我的概念里,对于初学者,没必要把时间花在那些苦涩难懂的长句和词汇上,让它们统统滚蛋.你要读的是那些你懂的,你学过的,你明白的东西.

  又回到原来我说的那个词汇的话题,什么最重要?说对了!孩子,你太才了,居然还记得.就是名词!

  来,我来告诉你为什么.

  一般来说,只要是文章,它的标题一定会是文章中心,全篇文章一定是按照标题的立意来写(当然,中文里的散文除外).

  而标题你往往会发现,它要么是一个词组,要么是一句话.我和你这么说吧,无论是词组,还是一句话,它一定得有一个核心词,而那个核心词,必定是名词!

  懂了吗?明白了吗?这就是为什么名词最重要.

  来,我们举个例子:"可爱的大熊猫"---这篇文章你看个标题就够了,只要你能明白熊猫这个词,哪怕你英语烂到连可爱都看不懂,你一样可以猜测出,文章一定是写类似"珍稀","习性","样子","为什么可爱"...等等等等话题.而叫你回答的问题,也跳不出这个圈子,没有哪个作者傻到把标题是熊猫,而通篇都在介绍自己养了一只猴子,最后叫你回答"猴子一般都吃什么?"

  明白了吗?我们是农民嘛,自然要用农民最简单的办法去解决最困难的问题,要用最小的代价来得到最大的回报.

  好了,最后我们只剩下了"写"这个问题.

  我相信你如果前三个都解决了,那么写根本就不是问题了.来,我总结给你听:

  1,你所说的话,就是你要表达的意思,也就是你要写的东西,既然会说,那么,照原话写吧,一定没错.

  2,你要写的漂亮点,比如,你要把情书写得再美一点,那么,去读吧,找那些大文豪的情书,看看人家是如何肉麻的,最后我们再"厚颜无耻"地引用一些

  OK,完成了,这就是你的文章.....简单吗?

  但是,孩子,你得明白,以上我教你的是如何聪明的去偷懒,如何正确地去应付考试,如何不被应试教育打倒,而这些并不是学英语的正道,我承认,任何考试确实都是有规律和技巧可以去过关的,但是你如果只是偷懒,而不去用你偷懒出来的时间另外学点什么,而是在玩游戏,泡妞,那么对不起,我想说,这些只适用于学生时代,到了这个社会上,你会发现,你依然要为你曾经的懒惰付出代价.

  英语和汉语一样,勤奋是解决一切的最好的办法,记住,这个世界没有笨人,只有懒人.....


读书人网 >英语指导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