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报检员业务基础:卫生检验检疫要求

发布时间: 2008-11-12 17:43:32 作者: yanghd99

货物检疫要求
  申报项目
  (1) 货物名称、数量、用途;
  (2) 货物的来源地、经停口岸(海、陆、空);
  (3) 货物的接受单位和地址;
  (4) 入境前是否经过卫生处理;
  (5) 预定入境的口岸、时间。
  查验程序
  流行病学调查
  了解货物是否来自疫区或经过疫区是否启封装卸过货物;
  现场检疫
  (1) 卫生学检查;
  (2) 病媒昆虫、啮齿动物的检查;
  (3) 采样及实验室检验。
  卫生处理
  指征
  (1) 来自检疫传染病和监测传染病疫区有污染或嫌疑污染的货物;
  (2) 有碍公共卫生的废旧物品;
  (3) 携带病媒昆虫和医学动物的货物;
  (4) 腐败变质的货物。
  方法: 除鼠 除虫 消毒
列车检疫要求
  申报项目
  (1) 列车的车次,预定到达的时间;
  (2) 始发站;
  (3) 列车编组情况。
  查验程序
  (1) 了解上述申报项目内容;
  (2) 列车进站后,检疫医生首先登车查验,认为无检疫传染病染疫时,其他联检人员方可上车;但在无疫情不影响卫生检疫查 验的前提下,联检人员可同时登车;
  船舶检疫要求
  1.国际航行船舶
  申报项目
  (1) 船名、国籍、预定到达检疫锚地的日期和时间;
  (2) 发行港、最后寄港;
  (3) 船员和旅客人数;
  (4) 货物种类;
  (5) 航海健康申报书。
  出示证件
  (1) 船舶除鼠或免予除鼠证书
  (2) 船舶卫生证书
  (3) 预防接种证书
  (4) 国际航线船舶员工健康证
  查验程序
  (1) 登轮后船长、船医应到场接受检疫;
  (2) 审阅航海健康申报书、除鼠正书或免予除鼠证书、船员名单、旅客名单、载货清单、预防接种及健康证书; 
  (3) 流行病学调查
  (4) 船员医学检查
  (5) 交通工具卫生检查
  (6) 签发《船舶入境卫生检疫证》
  卫生监督和标准
  (1) 环境卫生监督;
  (2) 了解饮用水和压舱水的来源、数量和装载日期等情况;
  (3) 媒介生物的卫生监督;
  (4) 食品卫生监督
  (5) 装载货物的卫生监督
  卫生处理
  指征:a.来自检疫传染病疫区;b.被检疫传染病污染的;c.发现有与人类健康有关的啮齿动物或者病媒昆虫,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
  方法:消毒、除鼠、除虫或者其他卫生处理。


  电讯检疫
  条件:
  a.必须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检疫机关签发的船舶卫生证书;
  b.来自非疫区(霍乱、鼠疫、黄热病);
  c.本航次船上未发生或未曾发生过传染病症状的病人,船上未载有死因不明的尸体; 
  d.船上未发生过鼠类反常死亡;
  e.卫生检疫机关认为没有必需在锚地进行卫生处理的项目; 
  f.备有效的国际航行检疫证件。
  符合上述条件申请电讯检疫的船舶在入境前24小时向卫生检疫机关报告下列事项:
  a.船名、国籍、预定到达检疫锚地的日期和时间;
  b.发航港、最后寄港;
  c.船员和旅客人数及其健康情况;
  d.货物种类;
  e.船舶卫生证书的签发日期和编号、除鼠证书或免予除鼠证书的签发日期和签发港,以及其他卫生证件。
  经卫生检疫机关对上述报告答复同意后,即可进港。
  2.小型船舶
  申报项目
  (1) 填写好签证簿中入出境检疫申请部分内容;
  (2) 除鼠证书或免予除鼠证书签发港及日期;
  (3) 预防接种证书和健康证;
  (4) 载货清单。
  出示证书
  (1) 除鼠或免予除鼠证书;
  (2) 卫生检疫监管注册证及报验员证;
  (3) 卫生证书;
  (4) 国际旅行健康证书。
  查验程序
  (1) 审阅入出境检疫申请、国际旅行健康证书、船员名单、载货清单;
  (2) 检查卫生检疫监管注册证书、卫生证书、除鼠或免予除鼠证书、报验员证;
  (3) 流行病学调查及船员医学检查;
  (4) 船舶及货物卫生监督;
  (5) 签发《船舶入出境检疫证书》
  卫生监督
  (1) 环境卫生监督;
  (2) 媒介生物的卫生监督;
  (3) 货物的卫生监督。
  卫生处理
  指征:
  (1) 来自检疫传染病疫区;
  (2) 被检疫传染病污染的;
  (3) 发现有与人类健康有关的啮齿动物或者病媒昆虫,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
  方法: 消毒、除虫、除鼠或者其他卫生处理。
  集装箱检疫
  申报项目
  (1) 预定到达或离开口岸的日期;
  (2) 卸下的地点和目的地;
  (3) 集装箱内货物的种类、数量和包装材料;
  (4) 集装箱装自国家或港口。
  查验程序
  流行病学调查
  (1) 了解集装箱是否来自疫区或经过疫区是否启封装卸过货物;
  (2) 了解集装箱装载货物的种类、数量、有无腐败变质的情况。
  现场检疫
  空箱:应在有的严密防鼠防虫措施的情况下抽查开箱检疫,然后决定放行与否。
  重箱:一律进行预防性杀虫和灭啮齿动物。然后开箱检查,根据货物的情况再决定其他方面的卫生处理或放行。
  卫生处理
  指征 
  (1) 携带有病媒昆虫和医学动物的集装箱;
  (2) 装有腐败变质货物、食品的集装箱;
  (3) 装有废旧物品、有碍公共卫生物品的集装箱;
  (4) 来自检疫传染病疫区的集装箱;
  (5) 被传染病污染或者有污染嫌疑的集装箱.
  方法:除鼠或除虫、消毒

口岸卫生控制
  (一)口岸卫生要求
  1.室内外环境卫生要求
  (1) 港容港貌 港容要整洁,国境口岸辖区的道路、铁路、专用线、露天场地不得有垃圾、粪便、污水、污物、纸屑、烟头和 痰迹,路面和露天堆货场要全部硬化,道路两侧要树木、花卉、草皮并举,绿化覆盖率要达到10~20%。国境口岸辖区内不准饲养家 畜、家禽。生活垃圾要放在有严密盖子的容器或塑料袋内,并日产日清。仓库、场地的入出境货物要分类堆放,垫高20厘米、离墙50 厘米。国境口岸辖区要设立垃圾、污物无害化处理设施。生活、生产中所产生的污水、压舱水,必须无害化处理,不得检出致病菌。
  (2) 国境口岸辖区的候船室、候机室、候车室、候检室,应设有痰盂、果皮箱、饮水、洗漱和厕所等卫生设施,地面无痰迹、 果皮、纸屑、烟头等污物,窗明几净,四壁无蛛和吊灰。
  (3) 国境口岸辖区内的水冲式厕所做到无臭味、无蝇、便池无垢,有洗手设施;无水设施的厕所做到无蝇、无 、无臭味,设 三格化粪池,深度在1.5米以上,化粪池设密盖,每周掏运一次,有专人管理,设照明设施。
  (4) 室内要求整洁,物放有序,空气清新,符合卫生学指标,卫生设施完善,无病媒昆虫和啮齿动物。
  (5) 室内空气卫生要求达到《公共交通等候室卫生标准》GB9672-1996
  2.生活饮用水的卫生要求
  (1) 感观性状 清澈透明、无色、无异臭、无异味。
  (2) 饮用水的化学成份 有毒化学物质不超过最大容许浓度;无毒化学物质如镁盐、硬度成份等,其含量不影响饮用和生活 用。
  (3) 饮用水要求不含病原菌、病毒、蛔虫卵。
  3.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要求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4.污物与垃圾的无害化
  (1) 污物的无害化处理
  (2) 垃圾无害化处理
  (二)媒介生物的防制与控制标准
  1. 媒介仿制的要求
  (1) 治理环境,综合防治
  (2) 搞好调查研究
  (3) 合理用药,防止抗药性和拒食性的发生
  2. 媒介生物控制标准
  传染病监测
  (一)鼠疫
  疫情动态
  目前世界上有32个国家存在有鼠疫自然疫源地,非洲有安哥拉、肯尼亚、索托、利比亚、乌干达、坦桑尼亚、扎伊尔、南非、 马达加斯加、莫桑比克、纳米尼亚、津巴布为、赞比亚;美洲有玻利维亚、巴西、厄瓜多尔、秘鲁、美国、墨西哥、阿根廷;亚洲有中 国、柬埔寨、缅甸、越南、印度、尼泊尔、伊朗、蒙古和前苏联东部地区。
  检疫要求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染有鼠疫:
  (1)船舶上有鼠疫病例的;
  (2)船舶上发现有感染鼠疫的啮齿动物的;
  (3)船舶上曾经有人在上船6日以后患鼠疫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染有鼠疫嫌疑:
  (1)船舶上没有鼠疫病例,但曾经有人在上船6日以内患鼠疫的;
  (2)船上啮齿动物有反常死亡,而且死因尚未查明。
  预防措施
  (1)管理传染源
  1)灭鼠、灭蚤,监测和控制鼠间鼠疫;
  2)加强疫情报告,严格隔离病人;
  3)病人的分泌物与排泄物应彻底消毒或焚烧;死于鼠疫者的尸体应用尸袋严密包套后焚烧。
  (2)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国际检疫和交通检疫,对来自疫区车、船、飞机进行严格检疫并灭鼠灭蚤。对可疑旅客进行隔离留验。
  (3)保护易感者
  加强个人防护,参与治疗或进入疫区的医护人员必须穿防护服和穿高筒鞋,戴面罩、厚口罩、防护眼镜、橡皮手套等。
  预防服药
  预防接种
  (二)霍乱
  疫情动态
  自1961年在印度尼西亚发生流行后,几十年来,波及全球五大州。每年报告的病例数以万计。近年来,在非洲、南美洲和亚洲多个 国家和地区严重流行。新的菌株O139的出现,使霍乱的流行病学更为复杂化。
  检疫要求
  船舶在到达时载有霍乱病例,或者到达前5日之内,船上曾经有霍乱病例发生,为染有霍乱。
  船舶在航行中曾经有霍乱病例发生,但是在到达前5日以内,没有发生新病例,为染有霍乱嫌疑。
  航空器在到达的时候载有霍乱病例,为染有霍乱。
  航空器在航行中曾经有霍乱病例发生,但在到达前该病人已经离去,为染有霍乱嫌疑。
  对上述染有霍乱或嫌疑的船舶、航空器,卫生检疫机关将对病人和染疑人实施隔离留验,对被污染的部位或物品实施消毒、除虫。
  预防措施
  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是关键。
  出外旅行到霍乱疫区,必要时,可使用适量的预防药物。
  预防接种霍乱菌苗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保护率较低。
  (三)黄热病
  疫情动态
  美洲在北纬10和南纬10之间的地区为黄热病地方流行区;
  非洲地方性流行区位于北纬16和南纬10之间。
  检疫要求
  (1) 来自黄热病疫区的的人员,在入境时,必须向检疫机关出示有效的黄热病预防接种证书。
  (2) 对无持有效的黄热病预防接种证书的人员,卫生检疫机关可以从该人员离开感染环境的时候算起,实施六日的留验,或者 实施预防接种并留到黄热病预防接种证书生效时为止。
  (3) 来自黄热病疫区的航空器,应当出示在疫区起飞前的灭蚊证书;如果在到达时不出示灭蚊证书,或者卫生检疫机关认为出 示的灭蚊证不符合要求,并且在航空器上发现活蚊,为黄热病嫌疑。
  预防措施 
  接种黄热病疫苗是最佳的预防措施,不能进行预防接种者必须做好防蚊措施。

其他物品检疫
  特种物品的种类很多,主要有微生物类、生物制品类、人体组织类、血液及其制品类等。
  申报项目
  (1) 有无国家批件;
  (2) 进口物品的种类和和数量;
  (3) 来自哪个国家或地区;
  (4) 货主及目的地。
  出示证件
  (1) 国家批件;
  (2) 国家有关药检部门的检验报告单。
  查验程序
  (1) 审阅国家有关批件;
  (2) 审阅药检部门的检验报告;
  (3) 核对进口物品的批号、产地、数量是否与批件及检验报告一致。
  (4) 凡未经国家批准的进口的少量血液制品,除外籍人员自用外,一律不准入境,按有关规定处理。
  卫生处理
  对有国家批件大批量进口的血液制品,可抽查检验HIV抗体,凡阳性者一律封存,请示卫生部后再做处理。

读书人网 >复习指导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