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会计法》规定:对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的单位,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对其单位处()的罚款。
A.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
B.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
C.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D.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标准答案:c
解 析:注意本题中是“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的“单位”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2、《会计法》规定:对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依据不一致的单位,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的罚款。
A.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
B.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
C.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D.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标准答案:a
解 析:注意本题考核的是对个人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3、《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本法规定行为的()打击报复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A.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
B.总会计师
C.会计人员
D.注册会计师
标准答案:c
解 析:见《会计法》第四十六条。单位负责人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本法规定行为的会计人员打击报复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4、()是指暗示他人按其意思行事
A授意
B指使
C强令
D命令
标准答案:a
解 析:授意,是指暗示他人按其意思行事。指使,是指通过明示方式,指示他人按其意思行事。强令,是指明知其命令是违反法律的,而强迫他人执行其命令的行为。
5、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尚不构成犯罪的,由()予以通报,可以对单位并处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B市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税务部门
标准答案:c
解 析: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可以对单位并处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注意财政部门是会计工作的管理部门
二、多选题:
6、《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所称法律责任分为()。
A.民事责任
B.行政责任
C.刑事责任
D.会计责任
标准答案:b,c
解 析:《会计法》主要规定了两种责任形式:一是行政责任;二是刑事责任
7、《会计法》规定的行政责任的形式有()。
A.行政处罚
B.行政处分
C.非刑罚处罚
D.刑罚
标准答案:a,b
解 析:行政责任主要有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两种方式。
8、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行政责任包括()
A通报
B罚款
C行政处分
D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标准答案:a,b,c,d
9、下列各项中,属于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行为的有()
A隐匿会计账簿的行为
B私设会计账簿的行为
C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的行为
D签发空头支票的行为
标准答案:a,b,c
解 析:D违反了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下列行为中,属于违法会计行为的有()。
A.未按照规定保管会计资料,致使会计资料毁损、灭失的行为
B.未按照规定建立并实施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行为
C.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依据不一致的行为
D.任用不具有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行为
标准答案:a,b,c,d
解 析:上述均属于违法会计行为。
三、判断题:
11、未按照规定建立并实施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属于违法会计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
标准答案:正确
解 析:《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应按照规定建立并实施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如果未按照规定建立并实施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就属于违法会计行为
12、隐匿,是指故意转移、隐藏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
标准答案:正确
解 析:符合隐匿的含义,隐匿是指故意转移、隐藏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
13、变造会计凭证的行为是指以虚假的经济业务或资金往来为前提编造虚假的会计凭证的行为。( )
标准答案:错误
解 析:伪造会计凭证的行为是指以虚假的经济业务或资金往来为前提编造虚假的会计凭证的行为。
14、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可以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标准答案:错误
解 析: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15、主刑既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附加适用()
标准答案:错误
解 析:主刑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对犯罪分子只能判处一种主刑。
四、简答题:
16、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造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或者隐匿、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的行政责任有哪些?
标准答案:
(1)罚款。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视违法行为的情节轻重,对违法行为人处以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2)行政处分。授意、指使、强令他人伪造、变造或者隐匿、故意销毁会计资料的国家工作人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其上级单位或者行政监察部门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行政处分。
17、违反会计制度规定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标准答案:违反会计制度规定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1)责令限期改正。
(2)罚款。对单位并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3)给予行政处分。
(4)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5)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8、某企业原会计科长与李某办理会计工作交接手续,人事科长进行监交;档案科会同企管办对企业会计档案进行了清理,编造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将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按规定程序全部销毁,其中包括一些保管期满但尚未结清债权债务的原始凭证。要求:该企业在办理会计工作交接、销毁会计档按中是否有违反法律规定之处,分别说明理由
标准答案:
(1)原会计科长与李某办理会计工作交接手续,人事科长进行监交不符合规定
根据规定,会计机构负责人办理交接手续时,由单位负责人进行监交
(2)保管期满但尚未结清债权债务的原始凭证销毁不符合规定
根据规定,对于保管期满但尚未结清债权债务的原始凭证不得销毁,而应当单独抽出立卷,保管到未了事项完结时为止。
19、2008年1月,会芳服装厂发生如下事项:
(1)7日,该厂会计人员王某脱产学习一个星期,会计科长指定出纳李某临时兼管王某的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未办理会计工作交接手续。
(2)10日,该厂档案科会同会计科销毁了一批保管期限已满的会计档案,未报经厂领导批准,也未编造会计档案销毁清册。销毁后未履行任何手续。
(3)该厂2007年度亏损20万元。20日,会计科长授意会计人员采取伪造会计凭证等手段调整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将本年度利润调整为盈利50万元,并将调整后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经厂长及有关人员签名、盖章后向有关单位报送。
要求:根据以上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1)出纳李某临时兼管王某的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是否符合规定?
(2)会计人员王某脱产学习一个星期,是否需要办理会计工作交接手续?
(3)会芳服装厂档案科会同会计科销毁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在程序上是否符合规定?为什么?
(4)会芳服装厂厂长对会计科长授意会计人员采取伪造会计凭证等手段调整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是否承担法律责任?为什么?
标准答案:
(1)不符合规定(出纳人员不得兼管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2)需要办理会计工作交接手续。
(3)不符合规定。会计档案保管期满需要销毁的,需编造会计档案销毁清册,经单位负责人签署意见后方可销毁。销毁后,监销人员应当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单,并将监销情况报告单位负责人。
(4)应承担法律责任。
3COME考试频道为您精心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更多信息在http://www.reader8.net/ex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