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2011中考政治模拟试卷
时事政治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只有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3、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
4、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全会强调,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
材料准备
(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3)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没有根本改变)决定的。
(2)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3)是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客观要求。
(4)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5)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6)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7)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3、请你为农村改革发展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1)要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
(2)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改革创新意识。
4、为支持农村改革发展,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1)思想上: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责任感。
(2)学习上:努力学习,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将来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基础。
(3)生活实践上:支持中央对农村的政策,积极宣传《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内容,正确对待农村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
专题二: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请你举例说明祖国和家乡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哪些巨变?(列举变化与成就。)
①祖国:"神六上天";"嫦娥一号"成功发射;青藏铁路通车;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4.66万亿元,居世界第四位
②家乡:上学不缴学杂费;国道从家门口经过;高楼大厦耸立;
③家庭:电脑在家庭中普及;小车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住房越来越宽敞。
2、改革开放取得巨大的成功说明了什么?
①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②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③改革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3、请你分析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
①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③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④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艰苦奋斗等。
4、改革开放30年来泉州市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时事)
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精神,使自己成为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6、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请谈谈你的感想。
①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②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③改革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④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精神,使自己成为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7、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谈谈你对改革开放的正确认识。)
①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各方面都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②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③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8、[时事].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是什么?
答:①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②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③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④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⑤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9、.要如何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
在经济建设方面:①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②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③坚持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④贯彻落实"四个尊重"方针,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在政治建设方面: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立国之本;②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保人民当家作主;③坚持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保障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权有益,④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在文化建设方面①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培养"四有"公民为目标;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④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方面,①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②积极实施可将续发展战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等。③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污染企业的处罚力度,加强环境执法。
社会建设方面,①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②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人;④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⑤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注:如果没有限定角度,就从每一角度中提一点作答。
10、青少年如何成为祖国需要的人才?
①要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③亲近社会,关心国家大事,热心社会实践活动,④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自觉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责任。
11、你心目中的小康社会是怎样的?
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12.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怎样的?为什么要提出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
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具体体现在:还有部分人口未达到小康水平,即使已经达到小康水平的人均GDP也不足2000美元;经济方面的指标达到了,但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方面的目标还没有达到;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发展还很不平衡等。
13、为什么说实现全面小康离不开艰苦奋斗?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和社会和发展还很不平衡,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然很低,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我国的经济和社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只有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才能凝聚全民族的精神和力量,鼓舞人们战胜各种困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专题三:十七大专题
十七大专题专题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材料: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二)与课本知识的结合点: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3)科学发展观的含义(4)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5)实现共同富裕
(三)设计问题:
1、"发展"的含义是什么?
"发展"就是发展生产力,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为什么要"发展"?
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1)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2)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3)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
3、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我国目前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6)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1)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开放;
(3)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4)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等。
5、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青少年应怎样做?
(1)积极宣传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2)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自身素质;(3)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十七大专题二:2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时政材料一: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说,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材料二: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二)与课本知识的结合点:
1、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2、要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关键是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3、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4、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我国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
5、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三)设计问题:
针对材料一回答:
1、我国为什么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1)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2)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3)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4)在激烈的科技竞争面前,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
2、请你为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几条建议。
(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2)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3)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
(4)坚持对外开放,吸收和借鉴外国的先进成果。
(5)坚持"四个尊重"的方针。
(6)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3、你们为开展"建设创新型校园"组织了哪些活动?
(1)组织开展科技竞赛、小发明、小创造比赛;
(2)利用校园小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
(3)组织学生参观科普展览、博物馆、文化馆等教育基地。
4、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你打算怎样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1)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2)开动脑筋,勤于思考,积极探索。
(3)要敢于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不盲从书本;
(4)从小发明,小创造做起,培养创新意识。
5、针对材料二,回答: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2)请分析"两个毫无动摇"的理论依据。
(3)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是怎样的?
6、十七大报告中,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为"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有什么意义?
(1)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2)认识到了我国在经济增长的背后,也带来了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
(3)有利于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有利于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使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十七大专题三:3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一)时政材料: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谈到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二)与课本知识的结合点:
1、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4、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先进文化。
5、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三)设计问题:
1、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1)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4)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5)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6)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十七大报告提出,"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将"翻两番"的目标由"总量"变为"人均"。这种提法有什么重大意义?
(1)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2)体现了共同富裕的原则;
(3)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4)使人民共享繁荣成果。
3、请你从三个方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献计献策。
(一)经济上: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实行改革开放,吸收和借鉴人类优秀成果;
3、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政治上:
1、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2、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三)文化上:
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
2、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十七大专题四:4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材料: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报告首次使用"文化软实力"的概念;提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首次将"和谐文化"写入党代会报告中。
(二)与课本知识的结合点"
1、发展先进文化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3、多元文化地球村
(三)设计问题:
1、为什么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或为什么要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1)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是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本任务的要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四有"公民;
(3)这样做,能够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4)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5)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2、请你为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几条建议。
(1)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4)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5)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3、青少年应怎样为推动文化大繁荣,提高文化软实力作出贡献?
(1)积极宣传、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
(2)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3)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加以创新;
(4)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境界。
4、怎样建设和谐文化?(或怎样发展先进文化?)
(1)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4)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发展和谐文化的基础工程;
(5)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6)坚持对外开放,吸收和借鉴外国的先进文化。
专题四:百年梦圆奥运赛场扬国威
【热点点击】
1.2008年8月8日,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拉开帷幕。在开幕式上,从氤氲的水墨,到悠扬的管弦;从活字印刷,到论语吟诵;从飞天曼舞的仕女,到击缶而歌的壮士;从清明上河图,到从徐徐展开的画卷,…开幕式用中国元素表达了中国人对奥运精神的追求,向世界展示了一幅气势恢弘的中华文化长卷。
2.在奥运赛场上,中国奥运军团发扬不畏强手的"亮剑"精神和同心协力的团队精神,以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超越自我,奋力拼搏,佳绩频出:举重选手陈燮霞以抓举95公斤、挺举117公斤和总成绩212公斤轻松折桂打破了挺举和总成绩两项奥运会记录;中国女子体操队首次夺得奥运会女子体操团体冠军,终结魔咒,创造了历史…
【与教材知识的结合】
1.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5000多年的历史积淀,中华民族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宝库。奥运开幕式是展现中国文化的完美画卷,从陆地"丝绸之路"到海上"丝绸之路",从钻木取火、活板印刷、指南针、火药到"辉煌时代",这幅画卷将中国5000年的中华文明潮水般的展现在世界人们面前。
2.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30年来,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中国人民逐步走向富裕,中国综合国力得到显著增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我国强大的综合国力作后盾。可以说,没有30年改革开放,就没有北京奥运会。
3.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北京搭建的奥林匹克舞台上,展现了令人感慨的和谐图景:五环旗下,204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3万多名记者,80多位外国政要,共聚一堂。作为奥运会主办国,中国打开了外界了解这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窗口,创造了一个不同文化彼此了解、相互交流的机会。因此,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中国的机会,也是世界的机会。
4.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民族精神对内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作用,对外具有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高昂的民族精神从来就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在奥运赛场上,中华体育健儿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发扬不畏强手的"亮剑"精神和同心协力的团队精神,顽强拼搏,超越自我,为国争光,这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
5.积极承担责任、奉献社会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在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不仅是参赛选手,也是东道主的形象大使。他们怀着强烈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全世界展示中华儿女的风采,展示开放、民主、文明、进步的国家形象。170万名奥运志愿者,视奉献为自己的责任,都把关爱当成自己的手段,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社会带去光明和希望,活跃在北京奥运会的各个场所--赛会服务、城市服务、社会服务等。
6.我们青少年应以奥运健儿为榜样。我们青少年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培养自己文化创新能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要以体育健儿为榜样,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战胜压力的自信精神,迎接挑战的"亮剑"精神,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做合格的"四有"新人。
跟踪训练
1、简答题:请说出第29届夏季奥运会的主题口号,会徽和三大理念、吉祥物分别是什么?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福娃
2、材料一:2008年,"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进一步深化,提出"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已经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响亮口号。"首都文明从我做起"、"排队推动日"、"文明北京行"、"微笑北京、志愿奥运、共创和谐"等活动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响应,广大市民在参与活动中贡献力量,在贡献力量中享受奥运带来的快乐,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材料二:据报道,截至2007年10月底,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赛会志愿者申请人已达70万,其中,870名参加了"好运北京"赛事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已被初步确认为首批赛会志愿者。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假如你是报名成为一名志愿者,请说出你参加的理由
①奉献爱心,支持祖国体育事业;②参加社会实践,锻炼自己的能力;③参加奥运会是展示当代青年精神风貌和文明素质的舞台等。
(2)你认为应当具备哪些素质,才能成为一名志愿者?
①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②具有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③组织纪律性强;④有较强的责任意识;⑤热情大方,尊重他人;⑥对人守信,对事负责等
(3).请写出作为你志愿做好服务工作的口号
如:①支援服务百分百、②文明奥运零距离;③展志愿者风采、添奥运会精彩等
3、当你看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图标时,你有什么感想?北京奥运图标一经问世,就赢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你能说出原因吗?
(1)①我们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神而骄傲自豪,为设计者的独特创意而感叹,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而喝彩;②我们青少年应弘扬奥运精神,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强身健体,提高自身素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2)北京奥运图标,既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点,同时又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感,是人类精神文明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4、北京奥运图表既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又结合现代奥林匹克文化,是中西文化结合的典范。请你谈谈应如何正确对待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
(1)①对待民族文化;我们应当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包括优良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并使之发扬广大;②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抵制和抛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套推陈出新(2)对待外来文化:①我们应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原则,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吸收外俩文化优秀成果,也向世界额展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成果;②同时,坚决抵制制各种外来腐朽的文化侵蚀,不断创新社会主义文化。
5、福娃、中华武术、长城、故宫等是中国文化的代表。2008年奥运会期间将有更多的外国朋友领略它们的风采。有的同学建议在此期间展示更多的中华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你能设计一些具体方案吗?
(1)在奥运会的开幕式、闭幕式上表演各种富有民族特色的节目(2)开展放风筝、赛龙舟等民族体育项目的比赛(3)发行富有民族特色的信封、纪念币、邮票、纪念品等(4)举办京剧演出、民族时装展、文物展等各种文化活动(5)合理安排外宾的生活细节,通过中华饮食、中医保健、旅游观光等展示中华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
6、材料一:2004年雅典奥运会惨败之后,中国体操队一度被悲情笼罩,杨威、黄旭和李小鹏等老将甚至萌生了退役的念头。中国体操队痛定思痛,在训练馆正对面贴出巨幅标语:"卧薪尝胆,奋发图强;从负做起,奋起直追"。他们还在训练馆一角竖立了一块"思过墙",贴满媒体的批评。经过4年的埋头训练,中国男子体操队终于战胜上届冠军,一举夺得奥运会体操比赛中分量最重的男子团体金牌。2008年8月12日,必将成为这一届中国体操队的小伙子们永生难忘的日子。
材料二:2008年8月13日晚,在男子举重69公斤级的决赛中,韩国运动员李培永在挺举中首把失利,并造成腿部受伤。然而,这位顽强的运动员并没有放弃比赛,又先后忍着伤痛进行了两次试举,第三次试举时他拖着伤腿趴在了举重台上。虽然李培永挺举最终彻底失败,并失去了获得总成绩排名的机会。但他的坚强表现却赢得了赛场观众经久不熄的热烈掌声。李培永虽然没有拿到金牌,但他身上却有着比金牌更可贵的东西。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男子体操队打翻身仗的经历说明了什么?
理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斗志和理想;正确的人生目标是人们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动力;人生难免有挫折,人们也正是在认识挫折、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坚强的意志是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等等
(2)从两则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运动员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意志坚强、敢于拼搏、积极进取、挫而不折、自立自强等。
(3)李培永身上这种"比金牌更可贵的东西"是什么?
比金牌更可贵的东西是坚强的意志。
(4)这种东西为什么"比金牌更可贵"?
困为坚强的意志是人们在进行有目的的活动中克服干扰、战胜挫折、实现人生目标的保障。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需要坚强的意志,走出失败的阴影,需要坚强的意志,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坚强的意志,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坚强的意志,所以这种东西比金牌更可贵。
(5)向这些优秀运动员学习,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树立崇高的理想,并为之去努力奋斗;自立自强,自尊自信;挫而不折,积极进取;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生活中磨砺自己的意志和信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