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阅读:
从第1题到第15题,共30分,非选择题从第16题到第20题,共30分。本次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B-11 C-12 O-16 Fe-5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2.ClO2是生产饮用水的新一代消毒剂。从物质分类来看,ClO2属于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3.200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促进低碳经济”,警示温室效应对人类的危害。现已证实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A.O2 B.N2 C.H2 D.CO2
4.现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100 g,下列操作错误的图示是

 
5.下列有关钢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合金 B.是金属材料
C.钢的性能优于生铁 D.是有机合成材料
6.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4P+5O2

 


 
7.右图是一种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该化肥属于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料
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
B.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点燃棉线闻到一股烧焦的羽毛味
D.肥皂水滴入硬水中,产生较多的泡沫
9.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迫在眉睫。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A.太阳能 B.潮汐能 C.风能 D.石油
10.六偏磷酸钠(Na6P6O18)常用于食品加工。六偏磷酸钠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2 C.+4 D.+5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0
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0个电子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
12.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C.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
D.CO2和CO性质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分子间的间隔不同
13.我国新一代气象卫星“风云三号”于今年5月27日成功发射,运载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用R表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R+2N2O4 === 3N2+4H2O+2CO2。则偏二甲肼的化学式是
A.C2H8N2 B.N2H4 C.CH4 D.C6H7N

 
A.五硼烷属于化合物
B.五硼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4
C.五硼烷中硼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5∶9
D.1个五硼烷分子由5个硼原子和9个氢原子构成
15.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COCO2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BNaCl泥沙溶解、过滤、蒸发
CNaOH溶液Na2CO3加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DCu(NO3)2溶液A gNO3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
16.(6分)(1)生活离不开化学物质。请选用下列物质填空(填序号) :
a .盐酸 b.氯化钠 c.天然气 d.钛合金
①可作燃料的是 ; ②家庭生活中常用的一种调味品是 ;
③可用来制造人造骨是 ; ④可用于清除金属制品表面锈斑的是 。

 
①A是非金属单质,D是金属
;
②该反应类型是中和反应
。

 
(1)t1 ℃时,甲的溶解度 乙的溶解度(选填“大于”“等
于”或“小于”);
(2)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只填一种);
(3)甲、乙各W g分别加入到两只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在t3 ℃时所得乙溶液为 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若将温度都降低到t2 ℃,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8.(6分)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全国人民抗震救灾,众志成城,彰显了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地震造成一列含有12节油罐车的货运列车在宝成铁路109号隧道里起火,消防人员迅速采取封堵隧道口、注水冷却等措施进行灭火,其灭火原理是 ;
A.清除可燃物 B.隔绝空气 C.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2)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为灾区紧急提供包括方便面在内的各种救灾物品。据下表回答:
方便面所含的营养素主要有蛋白质、 、油脂、无机盐和水;
(3)5月21日,我市派遣专业人员赶赴灾区,协助做好饮用水安全工作。自来水厂主要通过 ①吸附沉淀(用明矾) ②投药消毒(用漂白粉等) ③静置沉淀 ④过滤等对自然水进行净化,其合理的步骤顺序是 (填序号);可用 试纸检测水的酸碱度是否达到标准;
(4)我省对口支援德阳市的灾后重建工作,迅速搭建了一批简易安置房,安置房用外层是钢板中间填充泡沫塑料的夹心板做墙体。为防止钢板生锈,延长夹心板的使用寿命,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表面喷漆 B.经常酸洗 C.经常水洗

 
19.(8分)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应该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如:
A.电解水 B.分离空气
C.加热高锰酸钾 D.分解过氧化氢
E.
(1)相信你在E处还可以写出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
(2)若用右图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 ② ;
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 ,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若用丙装置干燥生成的氧气,丙中盛放的液体试剂是 ,气体应从 (选填“a”或“b”)端导入。
20.(6分)一化学兴趣小组对某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进行探究。请按要求完成下列探究报告。
[实验目的]
测定某生铁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
[资料支撑]
生铁中除铁外,还含有碳、硅、锰、磷和硫等元素。
碳在生铁中以两种形态存在,一种是游离碳(石墨),另一种是化合碳(如Fe3C等);硅、锰、磷、硫存在形式较为复杂;这些物质通常都不与稀硫酸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方案]
生铁样品与过量的稀硫酸反应,测定反应前后可称量物质的质量差。
[实验过程]
(1)取一只烧杯,称得其质量为70.4 g,加入一定量生铁样品碎屑,称得烧杯和样品的总质量为102.4 g;
(2)向盛有生铁样品的烧杯中加入稀硫酸,边加边搅拌,直到烧杯中不再产生气泡,
再加入少量稀硫酸以确保过量,测得共用去稀硫酸247.3 g;
(3)静置,称量。称得烧杯和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348.7 g。
[数据处理]
计算该生铁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
[交流讨论]
(1)实验称量时称量物应放在托盘天平的 盘(选填“左”或“右”);
(2)实验过程中稀硫酸要过量的原因是 ;
(3)经质检部门精确测定,该样品中铁元素的总含量为95.2%。假设没有与硫酸反应的铁都以Fe3C形式存在,则样品中Fe3C的质量分数为 。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说明:
1. 物质名称、仪器名称等化学专业术语方面出现错别字,不给分;
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写错化学式或漏写反应物、生成物的,未配平的,不给分;
3. 凡出现与本答案不同的其他合理答案,可参照标准给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B 2. A 3. D 4. A 5. D 6. C 7. A 8.B
9.D 10.D 11.B 12.C 13.A 14.C 15.C
二、非选择题(除20[数据处理]3分,其余每空1分,共30分)
16.(6分)⑴①c ②b ③d ④a

 
②NaOH + HCl

 
17.(4分)⑴小于 ⑵加入适量甲物质(降温或蒸发溶剂至少量晶体析出)
⑶饱和 等于
18.(6分)⑴BC ⑵糖类
⑶ ③①④② pH ⑷A ⑸吸附
19.(8分)⑴加热氯酸钾(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等
⑵①试管 ②集气瓶
以防止水倒吸进入热的试管中,造成试管破裂
试管口没有放一小团棉花,造成高锰酸钾粉末进入水槽(或导管)
⑶甲 浓硫酸 a
20.(6分)
[数据处理]
解:生成H2的质量:102.4 g+247.3 g-348.7 g=1.0 g
设生铁样品中含铁的质量为x。
Fe+H2SO4 == FeSO4+H2↑
56 2
x 1.0 g

 

 
生铁样品中铁单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生铁样品中铁单质的质量分数是87.5%。
[交流讨论]
⑴左
⑵确保生铁样品中铁单质与稀硫酸完全反应
⑶8.25%